2025年海阳市全国科普月鸟类知识科普---黄臀鹎

发布时间:2025-09-14      浏览次数:53644

为庆祝全国科普月,山东辰鸾文化传媒和海阳市星火文化传媒将在全国科普月期间为大家开展鸟类知识科普系列活动。

黄臀鹎是一种非常常见且喧闹的鸟类,是中国南方和西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城中鸟”之一。

概述


黄臀鹎是鹎科家族的核心成员,性格活泼好动,喜欢鸣叫,常成群结队地出现在城镇、乡村和山林中。因其适应能力强,分布广泛,与白头鹎一样,成为了许多人熟悉的“老朋友”。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黄臀鹎
· 英文名: Brown-breasted Bulbul
· 学名: Pycnonotus xanthorrhous
· 分类: 雀形目 > 鹎科 > 鹎属


形态特征


· 体型: 中型鸣禽,体型与麻雀相近但更为修长,约18-21厘米。
· 头部: 头顶和枕部为黑褐色或黑色,与白色的喉部形成鲜明对比。眼睛下方有一小块白斑。
· 标志性特征:
  · 臀部和尾下覆羽为鲜亮的柠檬黄色或橙黄色,这是其名称的由来,也是最重要的识别特征。
  · 胸部: 胸部和两胁为灰褐色,像围了一条棕褐色的“围裙”,与白色的喉部和腹部界限分明。
· 其他: 上体(背部、翅膀)为灰褐色。尾羽深褐色,末端略浅。喙和脚均为黑色。


分布与栖息地


·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及西南地区(包括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如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广西、广东等),也见于东南亚北部。
· 栖息地: 适应性强,栖息地多样。常见于次生林、林缘、灌丛、农田、公园、花园甚至城市街道的行道树上。相比茂密的原始森林,它们更偏爱开阔、有人类活动的生境。


生活习性


· 食性: 杂食性。
  · 主食: 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特别爱吃各种树木和灌木的果实、浆果(如樟树籽、蔷薇科果实等)。
  · 辅助食物: 在繁殖季节,会大量捕食昆虫(如甲虫、蛾类幼虫)来喂养雏鸟,是重要的农林益鸟。
· 行为:
  · 群居性: 除繁殖期外,常集成小群活动,在果树上觅食时非常喧闹。
  · 鸣叫: 叫声清脆响亮,为嘈杂的“叽叽喳喳”声,有时也会发出较为婉转的哨音。
· 繁殖:
  · 繁殖期: 多在春夏季。
  · 巢: 巢呈杯状,筑于灌木或矮树的枝杈间,由细草、树叶、树皮等材料构成,非常隐蔽。
  · 卵: 每窝产卵2-4枚。


与相似物种的区分


在中国南方,黄臀鹎最容易与白头鹎 混淆。主要区别点在于:


· 黄臀鹎:
  · 头顶全黑(无白色)。
  · 臀部为鲜黄色。
  · 胸部有清晰的灰褐色“围裙”。
· 白头鹎:
  · 头顶后方有一大块明显的白色区域(故名“白头”)。
  · 臀部为黄绿色,不如黄臀鹎的黄色鲜艳。
  · 胸部与喉部均为白色,没有明显的褐色“围裙”。


总结:看头部和胸部。头顶全黑+胸有褐色围裙=黄臀鹎;头后白色+胸腹纯白=白头鹎。


保护状况


· IUCN红色名录: 无危
· 中国保护级别: 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即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 种群状况: 数量非常丰富且稳定,是分布区内极常见的留鸟。能很好地适应人类干扰,甚至在城市中繁衍壮大。


总结


黄臀鹎是充满活力的“山林居民”和“城市访客”。它们那标志性的黄色屁股和清脆的鸣叫声,为中国南方的城乡环境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如果您在南方,听到一阵喧闹的鸟鸣从树丛中传来,不妨驻足观察,很可能就会发现这群穿着“褐色围裙”和“黄色尿布”的小家伙们正在大快朵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