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16 浏览次数:43248
为庆祝全国科普月,山东辰鸾文化传媒和海阳市星火文化传媒将在全国科普月期间为大家开展鸟类知识科普系列活动。
黑翅鸢是一种非常独特且引人注目的中小型猛禽,以其优雅的体态、洁白的羽毛和卓越的悬停飞行能力而闻名。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黑翅鸢
· 学名: Elanus caeruleus
· 英文名: Black-winged Kite
· 分类: 鸟纲 > 鹰形目 > 鹰科 > 黑翅鸢属
形态特征
· 体型: 中型猛禽,体长约30-35厘米,翼展约80-95厘米。体型轻盈。
· 羽色: 色彩对比鲜明,非常漂亮。
· 头部、体背和腹部: 主要为纯净的白色或灰白色。
· 翅膀: 特征非常明显。肩部和初级飞羽为炭黑色,与身体的白色形成强烈对比,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
· 眼睛: 很大,虹膜呈血红色,看上去非常锐利。
· 喙和脚: 喙为黑色,蜡膜(喙基部裸露的皮肤)为黄色。脚也为黄色。
· 雌雄差异: 雌鸟和雄鸟外形相似,但雌鸟通常体型稍大。
分布与栖息地
· 分布范围: 分布非常广泛,是全球分布最广的猛禽之一。
· 旧大陆分布: 广泛分布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南亚、东南亚。
· 中国分布: 主要在中国南方地区,如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西等地较为常见。近年来,其分布区有向北扩张的趋势。
· 栖息地: 喜欢开阔或半开阔的生境。
· 典型栖息地: 农田、草原、稀树草原、旷野、机场和沿海滩涂等。它们需要开阔地用于捕食,以及孤立的树木或电线杆用于停歇和筑巢。
生活习性
· 捕食行为: 黑翅鸢是昼行性猛禽,以其卓越的 “悬停” 捕食技巧而著称。
· 悬停: 它会像红隼一样,在空中快速地扇动翅膀,身体保持几乎静止,头朝下专注地搜寻地面的猎物。
· 捕食: 一旦发现目标(如老鼠),会收拢翅膀俯冲直下,用利爪捕捉猎物。
· 食性: 主要以小型啮齿类动物(如老鼠、田鼠)为食,是农业区的益鸟。也吃小型鸟类、昆虫和蜥蜴等。
· 行为: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喜欢栖息在视野开阔的孤树、电线杆顶端。
繁殖与保护现状
· 繁殖: 繁殖期因地区而异。
· 鸟巢: 营巢于高大的树木上,巢材为细树枝,结构相对简单粗糙。
· 产卵: 每窝产卵3-5枚,卵为白色略带斑点。
· 育雏: 雌鸟负责孵卵,雄鸟负责捕食和护卫。雏鸟为晚成鸟。
· 保护状况:
·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黑翅鸢被评估为无危 级别。
· 种群数量在全球范围内相对稳定且常见。它们能很好地适应农业环境和人类活动,只要有其猎物(啮齿类)和合适的巢址,种群就能维持。
主要特点与辨识
1. 标志性的悬停: 看到在空中悬停的猛禽,除了红隼,很大概率就是黑翅鸢。
2. 强烈的色彩对比: 远看是“白身黑翅”,这是最直接的辨识特征。停栖时,背部的黑色肩斑也非常明显。
3. 红眼睛: 近距离观察,其血红色的眼睛非常独特。
4. 益鸟身份: 因大量捕食鼠类,对控制农业鼠害有重要作用,深受农民欢迎。
总结
黑翅鸢是一种美丽、适应能力强且分布广泛的猛禽。它那黑白分明的羽色、红色的眼睛以及优雅的悬停姿态,使其成为观鸟者和自然爱好者非常喜爱的鸟类。在中国,随着人们对它的了解加深,它也成为了农田生态系统中一道常见的靓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