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海阳市全国科普月鸟类知识科普---峨眉柳莺

发布时间:2025-09-22      浏览次数:35668

为庆祝全国科普月,山东辰鸾文化传媒和海阳市星火文化传媒将在全国科普月期间为大家开展鸟类知识科普系列活动。

峨眉柳莺是一种小型鸣禽,因其模式产地在中国四川省的峨眉山而得名。它是鸟类学中一个相对较新的发现,于20世纪90年代才被确认为独立物种。在此之前,它被误认为是冠纹柳莺的一个亚种。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峨眉柳莺
· 学名: Phylloscopus emeiensis
· 英文名: Emei Leaf Warbler
· 分类: 鸟纲 > 雀形目 > 柳莺科 > 柳莺属


形态特征


· 体型: 小型鸟类,体长约10-11厘米,与常见的黄腰柳莺大小相仿。
· 体色:
  · 上体: 整体呈橄榄绿色,腰部颜色略浅。
  · 下体: 主要为白色,胸部和两胁可能带有淡黄色或灰绿色调。
· 头部特征: 这是识别它的关键。
  · 眉纹: 有一条长而清晰的淡黄色或黄白色眉纹,非常醒目。
  · 顶纹: 头部中央有一条细长的淡色顶纹(冠纹)。
  · 侧冠纹: 头顶两侧有深色的侧冠纹,与眉纹和顶纹形成对比。
  · 喙: 喙较短,下喙基部为粉红色或橙黄色。
  · 脚: 脚为粉褐色或淡褐色。


分布与栖息地


· 分布范围: 峨眉柳莺是中国特产鸟,主要分布于中国中西部和西南部地区。
  · 繁殖地: 夏季在四川、甘肃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贵州和云南东北部等地的高海拔山区繁殖。
  · 越冬地: 冬季会迁徙到中国南部更低海拔的地区,以及中南半岛北部(如越南、老挝)越冬。
· 栖息地: 主要栖息于中高海拔(通常为1500-3000米)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它们喜欢在茂密的林冠层活动。


生活习性


· 鸣声: 鸣声是区分柳莺种类的重要依据。峨眉柳莺的鸣声通常被描述为清脆、急促而富有节奏感,是一连串清脆的“滴、滴、滴”声,或类似“chi-wee, chi-wee, chi-wee”的声音,与冠纹柳莺等近亲有显著区别。
· 行为: 非常活跃,常在树枝间跳跃、飞行,不停地在树叶间搜寻食物。习性与其他柳莺相似。
· 食性: 主要以小型昆虫、蜘蛛等节肢动物为食,是典型的食虫鸟。


繁殖与保护现状


· 繁殖: 繁殖期在春夏季。巢呈球状,侧面开口,通常筑于地面或低矮的灌木丛中,由苔藓、草茎等材料构成。
· 保护状况:
  ·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峨眉柳莺目前被评估为无危 级别。
  · 虽然分布范围相对有限,但在其适宜的栖息地内种群数量尚算稳定。然而,栖息地的破坏(如森林砍伐)仍然是其潜在的威胁。


主要辨识特征(与其他相似柳莺的区别)


峨眉柳莺最容易与冠纹柳莺和四川柳莺混淆。主要区别点在于:


1. 鸣声: 这是最可靠的区分方法,它们的鸣声结构完全不同。
2. 喙色: 峨眉柳莺的下喙基部为明显的粉红色或橙黄色,而冠纹柳莺的喙通常全黑或仅下喙基部色浅。
3. 眉纹和顶纹: 峨眉柳莺的眉纹更鲜亮、更长,顶纹也更清晰。


总结


峨眉柳莺是中国中西部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之一。它虽然貌不惊人,但其作为独立物种的发现过程体现了现代鸟类学(尤其是鸣声学和分子生物学)在物种鉴定中的重要性。对于观鸟爱好者来说,在野外通过其独特的鸣声和细微的形态特征辨认出一只峨眉柳莺,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