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6-05 浏览次数:2205
第四节 自然灾害
旱灾 自永乐二年(1404年)至2007年的604年间,有记载的大旱灾50余次。据海阳市气象站资料载:1959年以来,县内降雨<5毫米的连旱日数,年平均为21.1天,历年最长连旱天数为63.2天。604年间较大旱灾(清代、民国资料不全)有:
明正统七年(1443年),旱灾。
明天顺四年(1461年),夏季严旱,禾苗枯死。
明嘉靖八年(1529年),旱灾,死者载道。
嘉靖十二年(1533年),半载无雨,禾苗枯焦。
嘉靖十七年(1538年),麦豆绝产,斗粮值银二两。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二麦绝产,次年大饥。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大旱,次年大饥。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旱灾,大饥。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大旱。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夏大旱。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久旱不雨,赤日焦禾,瘟疫流行。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夏旱。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春久旱不雨。
清康熙三年(1664年),5-7月大旱。
康熙四年(1665年)夏,大旱。
康熙六年(1667年),夏旱无麦。
康熙十一年(1672年),旱。
康熙三十年(1691年),旱。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旱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旱。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旱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夏旱,野有饿殍。
康熙六十、六十一年(1721-1722),连年大旱,二麦绝产。
清雍正元年(1723年),旱。
雍正九年(1731年),自孟春至仲夏,滴雨未降,春禾未种,二麦枯焦。
清乾隆十年(1745年),奇旱半载,禾苗尽焦。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旱。
清嘉庆二年(1797年),秋旱如焚,谷黍绝产。
嘉庆十六年(1811年),夏旱,次年大饥,道殣相望。
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春旱。
清咸丰六年(1856年),旱。
咸丰八年(1858年)春无雨,旱象空前。
清同治六年(1867年),通年大旱,道殣相望。
清光绪二年(1876年),大旱。
光绪三十年(1904年),夏秋大旱,粮食减产大半,民食屋草。
清宣统二年(1910年),大旱成灾。
民国六年(1917年),半年无雨,粮食减产六成,民以糠菜充饥。
民国七年(1918年),夏旱。
民国九年(1920年),春夏奇旱,6月10日得雨二寸,春禾枯焦,二麦绝产。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自春至夏,未得滴雨,亢旱成灾。
民国三十年(1941年),久旱不雨,小麦几乎绝产,秋粮减产大半。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自仲春到7月初,久旱不雨,春作物减产50%以上,夏作物播种失时。
1958年,汛期雨水稀少,比往年平均少降300多毫米。丘陵地带谷子、玉米、地瓜、花生枯焦。
1972年,自秋播结束、至翌年4月中旬,未降透雨,旱情严重。
1976年10月-1977年3月,全县平均降水15.9毫米。
1978年1-5月,全县仅降水36.9毫米。
1979年,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刻,干旱24天。4年连旱,地上水奇缺,地下水位平均下降5米,农作物受灾严重。
1981年,大旱,年降水量390.7毫米,次年持续干旱,水库塘坝干涸。
1982年,大旱,持续时间9个月,地下水位下降7-8米,水库干涸。
1985年,大旱,自5月27日至7月1日无雨。
1986年,干旱。
1997年,特大干旱,2月份至5月份降水量6.4毫米。
1999年,干旱。
2001年,秋旱。
2006年,秋旱,秋季种麦时,本村有很多户失种。
水灾 本村水灾均由暴雨引起。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东村大河石人泊前段,常因水灾决堤,大水自毛草场直冲本村西河。西河下河口狭窄,地处平泊,故本村受灾较重。20世纪60年代后,兴修水利,疏通河堤,再无严重水灾。
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6月13日,暴雨连降,河水骤溢。
正德十一年(1516年),秋,大水成灾,冲田漂物。
万历七年(1579年),6月30日暴雨,淹没田地房屋。
清顺治七年(1650年),夏,大水泛溢成灾。
康熙八年(1669年),大水淹田。
康熙十年(1671年),大水淹田。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春涝。
康照五十八年(1719年),七月大雨漂溺,房垣禾稼尽受损。
雍正十一年(1733年),秋涝成灾。
乾隆三十年(1765年)五月,霪雨浃旬,麦粒尽霉。
嘉庆十六年(1811年),夏,大雨连绵,河水横溢。
道光十年(1830年),夏,大雨连绵,河水模溢。
同治元年(1862年),霪雨成灾,淹没禾稼。
同治四年(1865年),秋,大雨成灾,淹没禾稼,房舍倒塌无算。
光绪二十年(1894年),骤雨如注,山洪暴发,河溢海啸。
民国九年(1920年),6月旬,暴雨大作,河水横溢。
民国十一年(1922年),夏末,风雨大作,河溢毁田。
民国十三年(1924年),7月暴雨成灾,西河水自西向东经本村向东流,村西南一带被水冲走穇个子若干。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6月,霪雨20天,小麦霉烂无计。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6月,暴风疾雨,河水溢岸,泛滥成灾。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16日凌晨3时,狂风暴雨为害。27日凌晨2时,风雨交加,7时渐停。河水泛溢成灾,西河两岸田产淹没。
1950年7月15日,倾盆大雨,经久不息,河堤决口、洪水泛溢。
1955年7月1日上午9时至下午4时半,狂风暴雨交作。
1956年7月5日,普降大雨,在24小时内平均降水120毫米,石人泊大河决口,本村西场水深过膝,全体社员到场抢收小麦。
1959年7月16日上午至17日上午,全县平均降水113.2毫米,河提决口,洪水泛滥。
1960年6月26日,普降大雨,29小时内平降水181.1毫米。8月29日-30日,又降大雨。9月6日-9日,再降大丽,终成涝灾。
1961年8月9日,降大雨4次,每次降水量100-130毫米,洪水溢岸。
1962年,汛期阴雨连绵,农作物受灾严重。
1963年7-8月,连续阴雨30余天,至8月24日又降大雨,平均降水量140毫米,涝灾严重。
1964年,进入汛期,多次降雨,造成涝灾。
1973年8月31日12时,普降大雨,每小时平均降水量122毫米。
1985年7月18日,中午12时,暴雨、狂风、冰雹三灾并作半小时之久,最大降水量70毫米,最大风力10级以上,玉米等高杆作物受灾较重。
1990年自小满至夏至,连续降雨达1月之久,造成历史罕见的春涝灾害,小麦生芽霉烂890亩,秋后麦种由外地输入。
1994年6月29日上午10时至下午9时,大雨,降雨量为119毫米,冲田伤禾。
1998年8月22日8时至23日零时,连续降雨,造成严重涝灾。
2007年自8月中旬至9月末,连降大雨,霪雨连绵,本村所有大白菜绝产。花生均生芽霉烂,最好花生果出芽率为70%。
风灾 本地大风多集中于11月至来年5月,占全年大风日数的90%左右。台风对本地影响次数虽少,但危害甚大,一般每年1-2次,多出现在7-8月份。
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三月十九日,黄风大作,飞沙走石,危害甚大。
弘治十六年(1503年)六月,夜狂风暴雨交加。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七月七日,大风狂作,拔树倒屋。
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暴风拔树塌屋。
清顺治十七年(1660)七月,天空出现黑云两道,形似二龙,随之狂风大作,火光数道,伤禾毁庐。
雍正元年(1723年),烈风一夜,庄稼、房屋受灾极重。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狂风大作,拔树倒屋。
嘉庆三年(1798年)七月,狂风海啸。
咸丰元年(1851年)六月,风雨交加,树木尽偃。
光绪六年(1880年),大风损坏庄稼,树木、房屋。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四月十八日上午10时,狂风大作。时本村失火,火借风力,瞬息36户片瓦无存。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月,狂风暴雨交加,拔树倒屋。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暴风成灾。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16日-27日狂风暴雨为害。
1955年7月1日下午4时半,降雨中龙卷风大作。
1956年8月3日,9级大风,高杆作物倒伏甚多,减产4成。
1975年5月4日上午8时,大风10级-11级,600余亩小麦受灾。
1978年6月30日,大风持续至7月1日晨,风力增强到8级以上,玉米倒伏甚多。
1980年9月1日,遭风灾,果树受害甚重,伤果1万余斤。
1985年8月19日,遭9号台风袭击,高杆作物受害600余亩。
1994年8月15日,强热带风暴,风力8至9级,最高10级,庄稼受灾。
1997年8月19日2时至20日下午4时,11号台风,风夹带大雨,造成严重灾害,粮食减产。
雹霜冰冻灾 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严霜杀禾。
正德八年(1513年)四月,严霜伤春禾。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冰雹成灾。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冰雹成灾。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腊月奇寒,冰冻海水数里。
1972年4月16日上午8时,天气昏暗,本村遭冰雹袭击,造成轻灾。
地震与震灾 本地无深大活动断裂带,破坏性地震,多由外围影响而成,震灾极少。
明永乐六年(1408年),正月二十三日,地震巨响如雷。翌年,正月二十一日至三月十四日复震。
正德元年(1506年),地震有声。
正德十二年(1517年)九月,地震。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九月十二日,地震,房屋倒塌甚多。
隆庆二年(1568年),宁海州菜阳县、文登县,均发生地震。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八月二十六日,登州各县地震。
崇祯七年(1634年)九月,地震有声。翌年,复震。
清康熙三年(1664年)八月十七日,地震。
民国十八年(1929年)八月十日晨,地震。
民国十九年(1930年)秋,地震有声。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九月十二日,地震有声,窗纸微动。
1982年7月12日,地震,震级3.2级。
虫灾 本村虫灾,建国前多以蝗虫、绵虫为害。建国后,农药灭虫效果显著,为害年份较少。
明建文元年(1399年),蝗灾。三年,复闹蝗灾。
正统元年(1436年),蝗虫灾。
正统六年(1441年)秋,蝗虫为害。
正德八年(1513年)六月,飞蝗蔽日。
嘉靖八年(1529年),蝗灾。
嘉靖十二至十四年(1533-1535年),蝗灾连年,稼禾殆尽。
万历四十七年(1620年)秋,蝗灾。
崇祯十一年,夏,蝗虫为害。秋,蝗复大起。次年,蝗灾大饥。十三年,夏旱,蝗灾。次年,大饥,人相食,疾病流行,死人无数。
清康熙三年(1664年)八月十七日,绵虫为害。
乾隆十三年(1748年),飞蝗遮天,吃尽庄稼,百姓啼饥。
咸丰五年(1855年)秋,飞蝗蔽目,伤禾。
民国八年(1919年)秋,飞蝗蔽日。
民国十六年(1927年)夏初,蝗虫遮天,伤禾殆尽。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6月,蝗成灾;9月,豆虫为害。
1951年3月上旬,蝗虫为害。
1965年7月上旬,稻瘟和稻飞虱成灾甚重。
1973年,松干蚧传于本村豹虎山松林,松树受害严重。
1978年,春、夏玉米发生玉米螟、棉令虫。一代玉米螟,百株累计卵量平均95块,量多115块。春玉米受害,百株蛀孔平均75个,严重者90个。二代玉米螟,百株累计卵量平均25块,被杀株数平均73.4%,蛀茎株68%,百株蛀孔201个,因虫倒折率32%,玉米减产5成以上。
2007年8月中旬,本村石磊塂、北塂前一带发生绵虫灾,秋玉米全被食光。管理失时的农户,减产九成,管理及时的减产三成。
农村建设
第一节 总体规划
解放前。土地归私人所有,农村建设缺少统一规划,导致建筑规不一,房屋布局错乱,街道弯曲曲狭窄。
1955年成立农业合作社,土地为集体所有,但农村建房仍无规划。社员向大队申请建房用地,大队负责人多选用村内、村旁零星土地,建筑规格、标准与解放前相差无几,虽然建房很多,但村容村貌仍无改观。
1984年,公社农房办公室开始对农村住房建设,进行统一测量规划。在村中心设计南北主街1条,东西主街1条,宽均为10米,把本村划为4个大方。南北中心街以东,规划支街3条,宽均为6米。南北中心街以西,北方规划支街1条,宽亦6米,支街西临村委大院,大院西临大口井。东南大方为拆旧翻新方,西南方为拆迁方。2002年海阳市政府规定,烟风公路两侧的村庄,公路两侧绿化带以内不批设居民住宅区,本村西南片住宅区据此拆迁,建绿化带,绿化带以内建设新楼区。2006年,本村规化建设了“森泉家园”“风翔嘉苑”新楼区。
住宅设计,东北大方,共划为四个小方,每方7排。第一小方,每排五幢,每幢东西长11米,南北长14米,外加小巷3米。第二、三、四小方,每方7排,每排4幢,每幢东西长11米,南北长14米,每排外加小巷3米。南北主街以西,西北大方,设一小方,划为8排,每排4幢,每幢东西长1米,南北长14米,每排外加小巷3米。支街西规划建设村委大院,东西长54米,南北长53米。村委大院前,规划为两排,每排4幢,每幢东西均为11米,南北长14米,后排加小巷3米。公路西侧为住宅楼区。自1984年起,一切建筑均按此规划施工建设。
第二节 村民住宅
建国前,村民住宅建设,因土地私有所限,地界森严,布局错乱,方位不一。建筑多为土坯泥石茅草屋,每幢三五间不等。部分建筑有东厢或西厢,均为独门独院。殷富之家,有东西两厢与南厅,组成四合院。本村没有磨砖对缝、飞檐出厦、壁柱顶梁、抱拢曲拱形式的住房。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全村有房屋875间,包括附属房在内,户均6间。
解放后,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村民住房建筑质量越来越高,建筑形式趋向新颖,墙壁结构均为砖石。由泥墙茅屋向砖瓦房发展。1984年公社农房办公室规划之后所建的房屋,益求宽敞明亮,室内、院落均系水泥硬化,瓷砖贴墙,白灰天棚。部分户室内装潢水磨石地面,设有厨房、餐厅、客室。1995-2000年,本村相继有9户建住宅楼,独门独院。2006年村委兴建“森泉家园”居民楼,四幢五层,每居80平方米。同时硬化街道3800平方米,绿化面积1600平方米,有40户居住。2007年建起“风翔嘉苑”居民楼,尚未验收。
第三节 公共建筑
解放前,本村公共建筑主要有祠堂、关圣庙、镇武庙(均是台庙),今都湮没不存。建国后,成立人民公社,大队与生产队用房增多。1964-1978年,大队主要建有东学校和幼儿园18间,东西长约54米,南北长50米,共2700平方米;大队办公场所,内设办公室、仓库、手套厂、面粉厂、卫生室、零售店等,南北长65米,东西长22米,1430平方米;修配厂6间,东西长24米,南北长40米,965平方米。1958-1972年,本村6个生产队各建有记工屋、饲养室、仓库、畜棚等共60间1000平方米。1985年生产队解体,大队院和修配厂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拆除除,重新规划新房区。东学校和幼儿园,因无专人管理,门窗被人毁坏,于2002年10月2日作价卖与邓观禹。各生产队所有建筑,均在生产队解体的同时,折价卖给居民户。1988-1990年,重建村委大院,正房1排20间,东厢15间,西厢11间,东西长54米,南北长53米,总面积2862平方米。本村另建有大口井水柜楼、配电室,北山口子、东小山之房两幢和七洞地瓜窑至今尚存。2007年,于神意山前建水柜,规格12米10米×深4米,容量600立方米。
第四节 街巷
建国前,本村有南北大街1条,长约250米,宽6-8米不等。东西大街2条,后大街(北大街)长316米,宽约5-8米不等;前大街(南大街)长约250米,宽8-15米不等。东西半截街1条,长约140米,宽4-6米不等。其它小巷多条,宽均不足2米。村前后都有护村道,均系弯曲小道,宽度不等。
文化艺术
第一节 剪纸
剪纸为民间艺术的一种,旧时农村家庭妇女一般均有擅长此艺。本村于福水的祖母臧氏,生于光绪七年(1881年),卒于1957年。为本村剪纸艺术之冠。其剪纸有剪工、刀刻、凿别之分。剪工,每次只可剪一张和两张。刀刻、凿剔,每次可做数十张之多。民国年间,此艺倡行。每到逢年过节、青年结婚,殷富之家庆寿,均用彩纸剪成不同式样的图案,或贴于墙壁、门窗、仰棚,或用于寿礼、披罩等作装饰。其作品图案大致有刀刻、凿剔、拉花、挂钱等。剪纸作品贴于窗纸墙壁的有“连年有余(鱼)”、“四季如意”、“财神进门”、“百福并臻”等;用于结婚用品的有:“麒麟送子”、“喜鹊闹梅”、“鸳鸯嬉水”、“连报三元”、“五子夺魁”、“双喜”等;用于庆寿制品的有:“百福百寿”、“五福捧寿”、“松鹤延年”、“鹿鹤同春”等。其剪纸制品,精致细密,比真如画,栩栩如生。解放后,剪纸作品使用中断,老人的剪纸艺术也失传。今虽渐倡行,但远不及上述。
第二节 书法
旧时学生用毛笔书写小楷、大楷、行书,是读书必修之课。在康熙年间,考生在科考作卷,虽有才华,但不能写樱桃楷则不能为优。那一笔该长不长,该短不短,有笔无力,均成考生的难题。书法成为文人书生,处世成名的关健。故过去读书“发奋临摹”,精练笔功。
本村于彦之(字),生于道光年间(1820-1850年),为同治初期监生,其书法有润写、干写之分,笔力如干木折柴、悬针垂露。垂露真如柳挂露水,似滴非滴。本地文墨坛评其作品,谓气运流动,起伏峦峰,蹙衄苍劲,随毫埝转,巧布虚阵,真能给人以陶醉神往。
于丕濂,生于光绪初期,初在北京任教私塾,后自己开商号做生意。他擅长小楷与大楷,在当时当地,被墨客称之为一绝。疏密大小,浓淡干湿,远近向背,虚实顾盼,偃仰起伏,首尾气运,款式怡人,真有柳筋骨之风、没有半点挑剔错漏。在1957年七十岁时,抄写谱书全序,每小时200字,无字笔败现象。
于明水,字重光,生于宣统三年(1911年),卒于1947年。在外村任教私塾,擅长润书和榜书。在当时本地文墨坛中,较有名气的有黄家村骆文润、窑上村王启西、徽村高延生等,他们夸其作品真如行云流水,气势轩昂,轻灵生动,跃然离纸,引领管带,萦带连绵,具有飘逸潇酒之灵气,阅之賞心悦目。他常予村民书写四屏、条幅、贤良碑、碑额、扁额等。本村上述这三书法巧匠的作品均在战乱中流失湮没,外村有无不明。
邓介瑞,高中教师,自退体后,习练书法,系海阳市书法协会会员。
第三节 民间舞蹈
海阳大秧歌称誉全国,自光绪年间传于本村,属南路流派,以高跷、打击乐为主。在民国时期更为兴盛,每年正月十四日开始,到城里(凤城)参加耍灯棚汇演。正月十四日举行祭财神仪式、十五日到城隍庙、十六日在万寿宫、十七日和十八日赶火神庙。特别到望石山,给王母娘娘参驾汇演,本村的秧歌是最被称好的,于宗己饰演的大夫,邓茂饰演的小姑娘扑蝴蝶及他们二人的踩跷技术,都是非常出色的。于宗己当大夫拱灯棚,最激烈的是三拜九叩,拂尘在空中翻飞而决不伤灯。在望石山上,给王母娘娘参驾,要行三拜九叩大礼,自己能跪下、起来,起跪自如,观众无不喝彩。邓茂踩高跷扑蝴蝶更是叫好,舞蝶人特意作出蝴蝶上下缓慢飞翔,有时上飞过顶,有时翩翩贴地,他能作出强度最难的贴地扑蛾等各种优美动作。这是本村秧歌的鼎盛时期
解放后,裁去高跷,除保持传统形式外,又充实了新内容,新形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结合中心工作,国内外形势,扮演了《减租减息》、《土改复查》、《送公粮》、《蒋敌伪合流》、《送子参军》、《互助合作》等,深受群众欢迎。
建国后,每逢新年、春节和重大庆祝活动,均以秧歌形式宣传表演。秧歌角色,依宣传内容而定,如《计划生育》、《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农业学大赛》等,演唱内容更加丰富优美。曾赴公社(镇)、县汇演,并多次受公社、县的好评或奖励。
流派 本村秧歌,为海阳大秧歌南路流派。到20世纪90年代,在仿武术英姿的“打花鼓”、“舞大刀”基础上,又增加海阳大秧歌大架流派的雄勇、大方,配以打击乐伴奏,舞姿优美,文雅飘逸。其特点有六(一)舞队庞大,群舞单逼;(二)结构严谨,礼仪庄重;(三)舞则纯舞,唱则逗情;(四)即兴扭舞,多样统一;(五)走阵多变,布阵巧妙;(六)鼓乐单纯,快慢适度。
阵容 本村秧歌阵容由执事、乐队、舞队三部组成。顺序是:彩旗—大夫一花鼓一大刀一家庭一渔翁一相公一闺秀一货郎一翠花—锢炉一丑婆一傻小一打单边等。
程序进村 秧歌队行至对方村头时,该村会首率秧歌队或村民击乐相迎。大夫指挥乐队、演员,由慢到快热情欢舞,行“三进三退”礼,每番趋步向前,双手托拂尘,躬身施礼,然后率队进村。
串街 彩旗前导,乐鼓交响,演员边舞边行。以两路纵队为基本队形,节奏时快时慢,队形不断变换,多采用“串剪子股”、“双龙摆尾”、“四门斗”、“蛇退皮”等套路。
耍场 秧歌队进入广场,以“快走阵”舞圆场。鼓乐和精彩节目居中,如众星棒月,各显身手,欢快扭舞。
跑阵势 以“快走阵”,紧张扭舞,或单队或双队,连续跑出巧妙变换的多种阵势。
演唱 演员走大圆场,大夫致祝词后,点节目,应点演员入场演唱或舞蹈。
收场 大夫道答谢词后,率队行“二龙吐须”、“三出三进”礼,告别。
旧时,除上述程序外,秧歌队若入松门、牌坊、神驾、寺庙、祠堂,均须行“三拜九叩”礼,两场秧歌相逢,双方尽情逗舞,以相答拜。
阵势 本村秧歌主要阵势有“小龙摆尾”、“二龙吐须”、“四门斗”、“剪子股”、“卷爆竹”、“波螺浆”、“蛇退皮”等。
乐谱 秧歌的音乐由打击乐、牌曲、唱腔三部组成。扭舞时以“串街”、“快走阵”、“慢走阵”使用最多。
第四节 戏剧
同乐处 民国十四年(1925年),国民政府倡导民间兴办同乐处。本村琴师邓介分,组织中青年20多人,每年冬季农闲时间,欢聚一起,无流无派吹拉唱弹,都只学几段名段,并没排演出什么节目,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同乐处解散。
解放初期,本村于尚、于魁弟兄二人为天津票房票友。一人是马派须生,一人是梅派青衣。邓从亭在北京也是京剧戏迷票友。三人每逢春节回家探亲,便到鲁古埠村邀请琴师刘福铎,与本村合演《四郎探母》等戏。七、八里地以外村庄都来听戏,特别是县城(凤城)京剧爱好者,都来听戏。每逢于尚、于魁两人上场,观众掌声不断。
剧团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解放后,根据国家当前形势,本村成立了业余剧团,共有三十余人,主要人员有于丕源、于沿水、邓玉贞等。期间,青年开始参军参战,人员互有迭次。西河崖村自古没有演唱京剧和地方戏基础,利用京剧、小调戏、话剧结合中心工作,宣传国内外形势。排出剧目有:《打城隍》、《哭鹰爹》、《三世仇》、《打渔杀家》、《瞧亲家》、《红嫂》、《刘巧》、《婆媳争锨》等。
1956年,西河崖村与成家村合并为“双合高级社”时,又成立临时剧团,主要演员陈荣、邓玉苹等。聘请黄家村演员,来村作导演、教唱,排演京剧《西门豹》,为时一冬。正准备春节演出时,由于上级安排新的工作,无时间演出,由此停止。
1965年,本村青年团组织又组建俱乐部,由团支部书记负责。1970年,俱乐部改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主要宣传《毛泽东思想放光芒》、《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和唱现代京剧等。1985年后,停止活动。现在每到春节排演秧歌时,由村党支部分管宣传的委员负责。
第五节 民乐民歌
民乐 本村民间的传统乐器有,打击乐:锣、鼓、钹、号、铃等;丝竹乐:京胡、二胡、板胡、月琴、笛、唢呐等。
民歌 本村的民歌、俚曲自古流行。具有地方特色的《送童养》、《送情郎》、《五更》、《王老婆骂鸡》、《怕老婆》、《闺女要婆家》、《吹大气》、《送郎参军》、《樱头好吃,树难栽》等脍炙人口、流传广泛。
儿歌
小板凳,打歪歪
小板凳,打歪歪,爷爷说个后奶奶,先擦粉后戴花,喜的爷爷挠脚丫。
山鸦鹊,尾巴长
山鸦鹊,尾巴长,娶了媳妇不认娘,把娘扔到山沟里,把媳妇背到炕头上。蒸饽饽,熬肉汤,不吃不吃,又端上。娘在山沟泪汪汪,皮包骨头面发黄。
花喜鹊,叫喳喳
花喜鹊,叫喳喳,搀着爷爷到俺家,爷爷爷爷你坐下,又装烟,又倒茶,姐姐烧火把蛋打,妈妈剁肉包古扎。爷爷心里乐开了花,摸着胡子笑哈哈。
扯锯,割锯
扯锯,割锯,割到老娘槐树,老娘不给饭吃,钩个鸦鹊蛋吃。煮也煮不熟,烧也烧不烂,急的小孩一头汗。
八门桔,烧热炕
八门桔,烧热炕,爷爷打板奶奶唱。奶奶唱好中听,爷爷唱的老汉声。
小叭狗儿上南山
小叭狗儿上南山,你打火我抽烟,你放爆竹我放鞭,“提溜啪拉”过新年。
小老鼠,上灯台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吱吱哇哇叫奶奶!奶奶说:“偷油吃,心很坏,下不来应当该。”“好奶奶,好奶奶!”“我能改,我能改”。
小手巾,花丢丢
小手巾,花丢丢,冰糖、山楂包里头,快快走,快快走,送给奶奶压咳嗽。
第六节 古迹
关帝庙 本村从建村至今,无高官厚禄富豪大绅,故没有什么宏伟建筑。仅在康熙五十六年(1713年)始建关帝庙(台庙),庙势飞驚,画彩仙灵。内塑关羽、周仓、关平神像,雕塑艺术精湛。门前红漆锡顶旗杆一枝,每年衣历六月二十四日,开门升旗祭奠。建庙之初,供器均为锡制。后被歹人劫门所盗,民国初年,本村于池,为关帝赠献生铁铸制香炉一个,重一百余斤,以防被人再盗。
镇武庙 位于本村东头,兴建于嘉庆二年。内塑圣像数尊,庙势建筑,与关帝庙相似。二庙均在1943年拆毁,镇武庙有真剑一口,被民兵应用。
于氏祠堂 不知建于何年代,形状一高两低廊檐出厦大门楼,外有栅栏门,内是雕额大门“于氏宗祠”。大门内是外院,再入仪门。仪门两边是便门,平民走便门,有功名人走仪门。进入仪门,便是正厅,前廊檐,后不出厦,谓半廊檐房。抱拢屋顶,勾檐扯嵌。瓦下以木炭石灰浆垅(据说木炭能减轻屋架负荷重,又有防潮的功效),建筑雄伟壮观。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本村失火,殃及祠堂,门窗俱损,一般木工不能配做。特到西垛兰村招聘徐楠、徐臻雕作。地面换用水泥抹地。此建筑存至1947年,被国民党军队用炮弹炸毁无存。
风俗
第一节 民风
西河崖村民风,自古敦厚豪爽。人多朴野,性皆犷直,犹有古风。凡有施为,质多而文少。这一特点,至今突出。
本村,一向勤劳俭朴,在生产中,起早贪晚,吃苦耐劳。在生活上,省吃俭用,精打细算,以“宁省囤子尖,不省囤子底”、“一天省一把,十年值匹马”为持家之道。
本村,素有急公好义的美德。自古以来,凡有义举,一呼百应。战争年代,积极支前,踊跃参军,涌现出许多英雄功臣。上级凡有号召,无不热烈响应.本村还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及重义轻财,扶弱济贫等传统。现今,更有公而忘私、舍己救人、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美德。
憨厚老实,是本村村民的突出特点,“民俗淳朴”。至今仍保持谦虚诚实,讲求信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
第二节 家训
村民自古尊崇“三纲五常”和“十义”。“三纲”:君臣纲、父子纲、夫妇纲,要求“君臣讲礼义”、“父子要相亲”、“夫妇要和顺”。“五常”:仁、义、礼、智、信。“十义”:“父慈子孝要讲恩”、“夫要义妇要贤”、“兄友爱弟恭敬”、“长幼有别、朋友有情”等,被大多数村民作为家训,世代相传。
第三节 礼仪
婚礼 旧时婚礼,均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特别讲究“门当户对”,其婚礼极为繁琐。先由媒人将男方柬贴送至女家,谓之“下柬”。女方则将年庚、生日、时辰书于红柬上,送交男方,谓之“回柬”。男方择吉日会亲友备书柬、礼品送往女方,谓之“订亲”。结婚前二日,女家派人抬箱、柜、桌、凳、衣服、被褥、化装用品等送至男家,谓之“送嫁妆”。迎取吉辰,男家张灯结彩,门贴喜联,沿来轿之街贴喜字,宾客续至,新郎盛装,以待新娘。花轿到女家大门,或兄或弟背新娘上轿。一至二人随轿送往男家,谓之“送亲客”。轿至男家,由童子铺红,新郎前导,掐女客搀新娘踏红毡徐徐行至院中。院内设香案花烛或有鼓乐,夫妇拜天地、拜父母。新人入洞房,掐女客担双杯黄酒,让新郎新娘对饮,谓之“合卺”礼,俗称“吃合婚酒”。然后新娘坐床三日,亲友邻居欢闹洞房,第三天,新娘父兄备礼品往男家探亲,谓之“开箱”。第四天,新郎偕新娘备礼至女家,谓之“回旧”,或称“回四”、“归宁”。
民园年间,始倡文明结婚。新郎西装革履,或长袍马褂,新娘身穿马甲旗袍,头顶花冠罗纱,双方胸佩红花。举行婚礼时,邀请地方闻人作证婚人,双方家长作主婚人,人宾致词祝贺,证婚人发给结婚证书,新郎新娘握手,赠物、并肩欢唱.礼毕,设宴招待来宾。此种婚礼,多用于机关,学校和上层人物,一般村民仍沿用旧习。
抗日战争后期,解放区实行婚礼改革,免除旧仪式,由妇救会派人领着新娘步行送到男家,婚礼即告结東。本村这种结婚仪式,不少于四人。
建国后,自由恋爱之风渐兴,婚姻多由自主。但有的先经媒人介绍,双方对看、交谈意见,谓之“对象对看”。彼此中意则定婚,约定日期,由媒人带领女方到男家视探家境,男家设宴招待,并邀请亲友坐陪,谓之“看家”。临行赠女方钱财、衣物,谓之“看家礼”。事后,女方邀请男方到女家,备筵相待,谓之“会亲”。然后男女双方商定结婚日期,男方备重礼请媒人送往女家、谓之“定亲”。结婚前,男女双方赴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新婚之日,送亲客骑自行车带着新娘送往男家。旅行结婚间或有之,结婚仪式从简,但旧习仍末革除。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逐步提高。人的思想开化,打破古今长规,结婚仪式盛于古习。有的男女自双方认识之后,彼此交谈中意,先同居数年,而后登记结婚,大多婚礼的先后程序,仍沿用上述程序。结婚日,男方用轿车到女家迎新娘。2000年至今、先后程序仍同上述,只是在此同时,外加了男方租用高档轿车六到九辆之数,外加拉嫁妆汽车,到女家领娶新娘。新郎新娘各有伴郎伴娘。送亲客、开箱客、都随在新郎新娘车后,到本县内风景旅游区拍录像,而后进家。“拜天地”仪式沿旧,外加公婆递红包。婚礼当日结束,谓之“跟腚红”。结婚仪式,古今兼备,中洋结合。本村不论贫富,以成习俗。
丧礼 旧时人死后,穿寿衣停灵在正堂,于大门口烧纸轿、纸马、长子率死者嫡系晚辈,在堂门口“闯地门”。入殓时,亲人环寿材肃立,子女为遗体拂面,装殓盖棺并设灵堂。停灵时间,贫者1-3天,富者7-49天。丧期,死者亲人穿白衣,一日三次赴土地庙烧化香纸送浆水,哭号拜祭:次日子夜,在旧居为死者招魂,至土地庙焚化纸钱,男烧纸马女烧纸牛、纸人等。称谓送盘纏。
殡葬前,聘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坟地。富贵人家提前开圹,筑砖槽、修发悬坟。出殡之日,礼宾赞礼,僧道念经,吹手作乐,仪仗铭旌前导,丧與徐徐而行,眷属披麻戴孝,曳柳杖随后哭灵。亲友设供于途中,行三拜九叩礼,谓“路祭”。贫者或薄棺或席卷,掩埋于土坑之中。葬后三日,眷属绕新坟撒五谷“圆坟”,每七天到墓前哭拜一次,谓之烧七,七七方止。百日及一、二、三周年,均去墓前祭祀。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春,本村于水,为继母出殡。在死者的当日,特到城里赁铺租赁物料,在本村沿街一里之遥,用布料搭设道士念经之处设道观,和尚念经之处设寺院,作乐之处设乐房,悬挂仪嶂挽联诔文设仪厅。全场共设太平缸八口,有专人看护运水预防火灾。礼宾四人均是秀才,作赋赞礼。聘请总务人员两人,一人专管妇女按序吊祭内务所需,一人专管僧道吹手来宾问言吊祭外务所需。帐房先生两人,记录出入支销,每日有百余人的使费。第七天出殡之日,提前到外村聘雇抬舆之人,十六杠三十二人,指挥一人,演杠三天。扎有随灵纸、厅房四合、佣人花卉、家禽走畜,应用尽有,耗资大笔。
建国后,对丧葬实行改革。1977年3月,县内开始实行火化,废除棺土葬,葬礼从简。机关、学校、部队、工厂通行的仪式是:向遗体告别、火化、开追悼会。各村程式不ー,有的在死者去世后,丧主乘车护遗体赴火化场火化,捧骨灰盒回村,直接送坟地安葬。也有的放置家中,第三日埋入分地。披黑纱、献花圈,开追悼会的形式在本村未能兴开,多数仍沿袭排三烧七之俗。
祭礼 本村民间有祭神、祭祖之分,其庙堂、供品、祭期亦各有其别。
祭神 玉皇大帝,在迎正屋之前墙砌神龛,或于院中搭临时席棚,内供“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神牌。灶王,在正间东灶墙壁贴灶神像或东厨司命皂君神位的神牌,旁书“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对联。玉皇大帝,灶王,皆于旧历年关祭奠,供品均为10个枣悖悖,两方粘糕及果品。火德真君,正月十八祭祀;土地,二月初二祭祀。关帝,六月二十四日祭祀。供品都是10个枣悖饽。
祀祖 每逢除夕,一般人家,在堂屋正北挂新席,或悬“祝子”于席上或摆神主在席前,大户人家则供于客屋。各族尚设小宗祠堂,合族祠堂,显官贵爵称谓家庙。供品大致有三,供奉羹、饭、茶、酒、水饺、果品、糕点、饽悖、粘糕、四盘、十碗,谓之肴点供;外加生猪头、生公鸡、生当腰猪肉,谓之三牲供;不供三牲而供整猪、整羊,谓之猪羊祭。祭祀费用:(一)出于祭田;(二)由族长统一按排,依照支系义务供奉;(三)根据供品种类、形式,量力自献。
解放后,祭祀之风渐被摒弃。80年代以来,农村烧香纸,摆供品祭祀祖先的风气复兴。
贺礼 男子结婚,亲友赠送钱财、礼物、贺联、贺幛,谓之“贺喜”。女子出嫁,亲友赠送钱财、妆奁、谓之“添箱”。小孩出生,喜主送红皮鸡蛋给外祖家,谓之“报喜”。外祖家于“十二日”送给闺女家鸡蛋、油饼、小米、被褥、席子、毛衫等,谓之“送米”;亲友邻居送礼祝贺,谓之“看喜”。旧时老人生辰,亲友送寿桃、寿面、寿联、寿幛,今兴晚辈为长者献长寿蛋糕,谓之“庆寿”。20世纪80年代以来,小孩过生日,不亚于为老人祝寿。建筑新房,亲友备礼相祝,谓之“贺房”;上梁之日,贴喜联、鸣鞭炮并备酒菜、欢宴木瓦匠及帮工者,谓之“喝上梁酒”。
称谓 称人 父为令尊;母为令堂;父为泰山;妻为贤内、宝眷、内掌柜、爱人和对象(亦自称);儿为令郎;女为令媛、千金;兄,弟、姐、妹,均冠以“令”字;姓为贵姓、尊姓;名为大号、台甫;村为宝庄、贵村;家为府上、雅居等。
自称 父称家父、家严;母称家母、家慈;去世父母,称先父,母;妻称拙荆、贱内、家里、老婆;儿称犬子;女称丑女;自身称卑人;姓称贱姓;名称小号;村称穷乡;家称舍下、寒舍等。
交际 初次见面说久仰,多时不见说久违;宾客到来说光临,看望别人说拜访;陪伴客人说奉陪,中途先走说失陪。送客时,客言留步;主言走好、一路平安;宾主共言再见、后会有期。问侯说早安、纳福、您好等。让人闪路说借光、启动。求人办事说拜托、请求、劳驾、费心、分神等。希人谅解说包涵、原谅、对不起。央人帮助先说请教、借光、打扰,后说领教、麻烦、谢谢。凡是开口问询,则带以请、求、希望等,以示礼貌。
书信 书信往来敬辞有:旧时,对上司称均鉴、鉴核、谨呈,平级称台鉴、玉览、函达,下属称知悉、训示、饬令;对长辈称尊前、叩禀、金安;平辈称如晤、雅鉴、大安;对晚辈称字示,读晓、知悉。现在,一般称尊敬的、敬爱的、亲爱的或您好,祝您身体健康,此致敬礼等。信笺折叠格式,给长者后短前长,平辈前后平等,晚辈前短后长。
宴席 清代最讲究“满汉全席”菜点108个。一般是四冷荤,四大件、八大碗,八小碗共24菜,及两海碗、四宾碗、六大菜两种格式,下等的是四冷荤、四大盘、四大碗等。
民国初年,改“满、汉全席”为“大汉全席”,有肴36或62个。后兴“中山席”:一水果、两点心、一冷荤、四炒菜、六大碗、两饭菜、一鲜羹;“三大件席”:四南果、四干果、四鲜果、四糕点、四糖、四冷、一个大件跟二十四个中碗,每一个大件后上一道汤点。饭菜是四至八碗,或五蚨(福)捧寿,除此,还有四盘十二碗,四盘八碗,四盘四碗等宴席。
建国后,旧席仍行,又赠“酒会席”,特点是形式自由,气氛活跃,食用随意,以冷菜为主,热菜、点心、水果为辅;“宴会席”,以热菜为主,菜肴陆续上席,餐桌或方或圆,席位固定,形式典雅,气氛隆重,酒肴因人因事及经济条件而异;“便餐席”,菜肴随宾所好,烹饪几个精美的或有地方风味的菜馔。
20世纪80年代,宴请之风兴盛,各种形式的中餐宴席数量增加,规格分明,菜肴丰富。1984年后,海阳宾馆等级主要有四种:一种,190元1桌,冷菜8个,热菜10个,主要盐水大虾、葱烧海参、菜心鲜贝、锅巴三鲜、海螺、鱼、鸡、甲鱼、虾仁等。二等,170元,冷菜8个,热菜10个,主要盐水大虾、锅巴海参、鲜贝、鱼、鸡、溜虾仁等。三等150元1桌,冷菜6个,热菜10个,主要是葱烧海参、虾仁、扇贝、锅巴三鲜、蹄筋、鱼、鸡等。四等,100元1桌,冷菜6个,热菜10个,主要是锅巴三鲜、芙蓉鲜贝、虾仁、猪肚、鸡鱼等。四个等级的宴席皆有点心两种,饭食三种。
宴会席位、规矩、礼仪 大体是:筵桌纹横向首席,筷子要横放,以上菜口为准,右首为上席。若以圆桌陈肴,主陪客迎上菜口当中而坐,首客居主陪客之右。上鱼时,主陪客把盏敬酒一巡或碰杯同干。还有斟酒满而不溢,无鳞鱼不上席,鱼肚朝客,拼盘菜缝不向首位,佳肴放近主宾,隔席不谈话,父子不同席等习俗。现在蔚兴主陪席前、单放公筷公匙,以便为客人敬菜之用。开饮时,主陪执杯祝酒,为主客的健康事业和宾主友好而干杯,中间便行行令饮酒,最后主客回敬答谢酒,全体碰杯。
第四节 行业习俗
工人习俗 解放前,手工业和其他行业均有供奉始祖的习俗。木瓦石匠,均尊鲁班为始祖,每年农历五月初七日聚会纪念。掌尺的或把头酹酒,率众叩拜毕,每人把一件工具放入神牌前,随之焚化黄表纸,纸灰落于谁的工具上.即谓始祖“赐巧”。
缝纫、纺织、刺绣工人供奉花黄帝、嫘祖为始祖。每年于九月十六日黄帝生日,设供品,焚香纸祭奠。届时,每人出一件做品赛艺,夺魁者众人赠给彩头。
农民习俗 自古至今,农民习俗颇多。正月元且起至十一日,每日都主样事物,顺序为一鸡、二狗、三猫、四鼠、五猪、六羊、七人、八谷、九如、十成、十一庄稼会。每天以天气睛朗,预卜人畜是否兴旺,全家福寿如何,一年丰歉与否。九如,是取“天保九如”、“福寿延绵”之意;十成,是取十成收入的喜兆。十一庄稼会,祝福丰收,吃稻、谷、麦、豆、黍干饭,一次做下三顿,取丰收足食的吉利。
祭场 正月十五日,用豆面做成“看谷佬灯”。黄昏时,送到场上点燃,焚香纸、叩拜。
满囤姑姑生日 正月二十五日为满囤姑姑生日,在粮囤前供奉包子和年前蒸的面鱼,意思是“保(包)险(馅),连年有余(鱼)”。此日天气晴朗,象征全年丰收,故有“收不收五谷,单看正月二十五”的谚语。
送神虫 二月初二日,俗称龙抬头之日。用白面或豆面做成小龙,曰神虫,在粮囤里,祝愿粮食用之不尽。
请牲口 清明节给牛、驴、骡、马饼子吃,叫“打ー千骂一万,清明节管顿饭”。
拜犁 每年春耕之始,扶犁人礼拜犁具,并唱喜歌:“犁破新春土,牛踏丰收亩,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祭虫神 六月初六日,到嵩山蚂蚱庙或“刘猛将军庙”,祭奠虫神,保佑不生虫灾。
农民其它习俗还有:上山獗粪娄子,以防冰雹;从缸、囤中取粮留粮粒;不准估计粮堆;吃饭怕“刮风”(吃不够);晒粮、扛粮,不能说没有了,要说有的是等。
渔民习俗 海规 祭海,除夕之夜发纸时及正月十三日,渔民到海滨摆供品,鸣鞭炮,焚香纸,虔诚叩拜。
记风,渔民凭经验牢记刮大风,降暴雨的时间,以此预测百日后的风情。
祈风,正月二十五日为龙风日、渔民多以此日的风向卜测海上收成,并焚香烧纸,叩拜祈祷“顺风行舟”。
送船,新船下坞后,船主择“黄道吉日”,在船头上设供品,点蜡烛、焚高香、烧黄表、敲锣鼓、鸣鞭炮、行大礼。船主执朱砂笔为新船点睛、开光,船头披彩,桅悬红旗,抬船人喊:“百事大吉”、“波静风顺”号子,送船入海。
上网,每年初出海时,先把修整的网具分盘在海岸,在锣鼓鞭炮交响声中,渔民抬着网具喊着号子,徐徐登舟,将网一节一节地盘于船舱,行礼祝福。
出海,出海之前、宰猪1头,带皮烫剥,把整猪供奉于船头,在锣鼓鞭炮声中,升起彩旗。祭祀毕,将猪开膛、剔骨,切为大块,炖成“丰盛肉”,渔民饱餐畅饮。外人遇上船员会聚,不须谦让,自斟自食。
祭龙王,渔民首次出海验网,捕到之鱼,熬热盛于盘中,奠酒浆,焚香纸,祈祷龙王保佑海上平安。
海忌 禁说“漏”、“翻”、“扣”,要说“明”、“转”、“划”或“划过来”、“转过来”;出海不说“远”、“近”,要说“高”、“低”;卸完鱼、虾,不说“卸完”、“没有”,要说“满了”;帆要叫“篷”,饺子煮碎了,要说“挣了”;“打官司(灌死)”,换言告状;绳子断了要说“升了,“初十”(触石)以“俩五”代替;东西碎了,禁说“碎”,要说“笑了”;碰到鲨、鲸等老鱼,不要直呼其名,要称“老人家”;行船时,严禁吹口哨、说笑话。勺子、饭碗不许扣覆,筷子禁止担在碗上,吃完饭要将筷子向前猛趋,以示行舟快而无阻;严禁妇女跨船头,不准在船头上大小便。
通忌 老人寿至百岁,忌吐实数,只说99岁,讳于“人活百岁终须死”之意。中年人忌说41岁,而说40或42岁。大门口忌对屋山,如果碰,顺在房屋山顶写“吉星高照”、“紫气东来”等吉祥词语。盖房四面是道,意为主无子女。房子忌冲路,若冲路要在对面立石上刻“泰山石敢当”。平房走水口开于院外,意为主财物外流。厕所建于院东,意为主后代愚笨。出嫁女子在娘家分娩、过年意为主娘家人丁不旺。闺女出嫁后,十年不回娘家,不得回娘家门,须归者,要束娘家亲人贈给的红腰带及抱公鸡回娘家。家中有患麻疹者,门口须挂红布,否则麻疹出不好。下午探望病人,意为主病情加重。婴儿出生不满月,忌抬粪破土、打坑、打石、动脏物。孕妇忌看死尸,见尸主难产。身死外地,“忌冷骨进宅”,若入门意为妨后代。倒茶、斟酒忌咔壶脖。盛饭、添饭,忌瓢、勺向外翻。忌从窗口递食物、意为囚犯由窗口接饭。青年忌喝酒底,喝则意为生闺女。忌脚踏门坎,“踏门坎,害虫扣眼”。过年忌说“破”、“死”、“灭”、“穷”等不吉利话,呼大蒜(打散)为“义和菜”。正月初三日前,忌向外扫地、泼水,意为把财物扫出、泼出。订婚忌十二生肖相克,讹传:白马怕青牛,笨猪恨乘猴,龙兔泪交流、羊鼠一旦休,蛇虎事事愁,鸡狗不对头。荒诞的禁忌,毁良缘难计。随社会的进步,科学发达,充满封建迷信的禁忌,多被摒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