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海阳市全国科普月鸟类知识科普——凤头䴙䴘

发布时间:2025-09-07      浏览次数:27296

为庆祝全国科普月,山东辰鸾文化传媒和海阳市星火文化传媒将在全国科普月期间为大家开展鸟类知识科普系列活动。


拍摄地:海阳湿地 (凤头䴙䴘幼鸟)                    拍摄人:于海涛

凤头鸊鷉是一种非常迷人且极具特色的水鸟,以其华丽的繁殖羽和复杂的求偶舞蹈而闻名。它是鸊鷉科中体型较大且最常见的种类之一。

核心特征速览

· 中文名: 凤头鸊鷉
· 拼音: fèng tóu pì tī
· 拉丁学名: Podiceps cristatus
· 英文名: Great Crested Grebe
· 分类: 鸊鷉目 > 鸊鷉科 > 鸊鷉属

形态特征
凤头鸊鷉的外貌在不同季节有显著差异。

1. 繁殖羽(春夏季): 这是它们最美丽的阶段。
   · 头部: 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从眼后上方长出两簇黑褐色的羽冠,像两只“角”,脸颊下方有一圈扩展的、毛茸茸的饰羽,脸颊本身为白色。整体看起来像化了妆的京剧脸谱,非常华丽。
   · 身体: 背部灰褐色,腹部和颈部前方为白色。
   · 喙: 粉红色或红色,长而尖。
2. 非繁殖羽(秋冬季): 羽毛变得朴素,以便隐蔽。
   · 头部的羽冠和饰羽几乎消失,整个头部只有黑白两色:头顶黑色,脸颊、颈部和腹部均为白色。
   · 背部呈灰褐色。
   · 喙的颜色也变淡,呈淡粉色或黄色。
分布与栖息地
· 分布范围: 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和澳大利亚。在中国,很多地区都能见到,在北方为夏候鸟,在南方为冬候鸟或留鸟。
· 栖息环境: 主要生活在开阔的淡水湖泊、沼泽、水库和流速缓慢的河流中。它们需要水域中有丰富的芦苇丛或水草,这既是它们的觅食场,也是隐蔽和筑巢的场所。

生活习性与行为

凤头鸊鷉的行为极具观赏性,尤其是其求偶仪式。

1. 著名的求偶舞蹈: 如上方流程图所示,它们的求偶仪式复杂而优雅,是鸟类世界中最著名的表演之一。这些同步化的动作极大地加强了配偶间的联系。
2. 巢与雏鸟:
   · 浮巢: 它们的巢是典型的水上浮巢,由芦苇、水草等材料搭建,附着在水生植物上。
   · “背驮式”育雏: 雏鸟为早成鸟,但亲鸟有一个非常可爱的习性——会将羽毛未干的雏鸟背在背上四处游动,既温暖又安全。当亲鸟潜水时,雏鸟会紧紧抓住父母的背部。这一幕非常温馨有爱。
3. 食性: 主要以小鱼、虾、水生昆虫和水生软体动物为食。它们是优秀的潜水能手,能潜入水中长时间追捕猎物。
4. 防御行为: 遇到危险时,它们会悄无声息地潜入水中,在很远的地方才露出头来,而非直接飞走。

保护现状

凤头鸊鷉的种群数量在全球范围内相对稳定,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评为无危(LC)。它们对水质要求较高,是湿地环境健康的指示物种之一。

总结

凤头鸊鷉是湿地生态系统的明星物种。它集华丽的羽毛、精湛的舞技和温馨的育雏行为于一身,观察它们的生活是一项极大的乐趣。下次当您在开阔的水面上看到一只有着修长颈部、行为优雅的水鸟时,不妨多留意一下,它很可能就是正在表演的凤头鸊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