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17 浏览次数:45503
为庆祝全国科普月,山东辰鸾文化传媒和海阳市星火文化传媒将在全国科普月期间为大家开展鸟类知识科普系列活动。
珠颈斑鸠可能是中国城市和乡村中最常见、最容易识别的鸟类之一。
概述
珠颈斑鸠,因其颈部独特的“珍珠项链”而得名,是一种非常适应人类环境的鸠鸽类鸟类。它们温和的“咕咕”声是许多城市公园、小区和校园背景音的一部分。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珠颈斑鸠
· 英文名: Spotted Dove
· 学名: Spilopelia chinensis
· 分类: 鸽形目 > 鸠鸽科 > 斑鸠属
形态特征
· 体型: 中等体型,比家鸽(鸽子)瘦小,体长约30厘米左右。体型丰满,尾羽较长。
· 最显著特征:
· 颈部: 颈侧至颈后有宽阔的黑色领斑,其上布满白色的细小斑点,宛如一串珍珠项链。这是它最无可替代的识别标志。在求偶时,雄鸟会炫耀这个部位。
· 头部: 头部为淡灰色,脸颊颜色稍浅。
· 体色:
· 上体: 背部、翅膀为灰褐色,羽缘略带棕色,使其看起来有鳞状斑纹。
· 下体: 胸部和腹部为淡葡萄紫色,尾下覆羽为灰色或白色。
· 尾部: 尾羽较长,末端白色,张开时非常明显,尤其在飞行降落时。
· 喙和脚: 喙深灰色,脚红色。
分布与栖息地
· 分布范围: 原产于亚洲南部和东部,但已被引入到世界许多地区(如美国、澳大利亚)。在中国,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并不断向北扩散。
· 栖息地: 高度适应人类活动。常见于城市公园、居民小区、校园、农田、村庄和疏林地带。它们已经完全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环境。
生活习性
· 食性: 植食性为主。主要在地面觅食,食物包括各种植物的种子、果实、谷物以及昆虫等。
· 行为:
· 行走: 在地面上行走时,头部会前后摆动,姿态优雅。
· 飞行: 飞行迅速,翅膀会产生特有的呼啸声。受惊吓时会突然起飞,发出急促的“噗噗噗”声响。
· 鸣叫: 鸣声是低沉而重复的“咕-咕-咕-咕”,通常四声一度,最后一音加重,听起来像“咕咕-咕”。
· 繁殖:
· 繁殖期: 几乎全年均可繁殖,高峰在春季和夏季。
· 巢: 巢位非常简陋,堪称“建筑界的反面教材”。通常只是用几根枯树枝随意搭成的浅盘状结构,稀疏到能从下面看到鸟蛋。它们常在阳台花盆、空调外机、窗台、树木枝杈等地方筑巢,让人为它们的“粗心”捏一把汗。
· 产卵: 每窝通常产2枚白色的卵。亲鸟轮流孵卵,育雏时会用“鸽乳”喂养雏鸟。
与相似物种的区分
在中国城市中,最容易与山斑鸠 混淆。主要区别点在于:
· 珠颈斑鸠: 颈部有独特的黑白点斑“珍珠项链”。尾部末端白色区域大而明显。
· 山斑鸠: 颈部两侧有蓝灰色的斜纹斑块,而非点斑。背部羽毛有显著的红褐色羽缘。尾部末端为白色,但中间部分为黑色。
保护状况
· IUCN红色名录: 无危
· 中国保护级别: 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即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 种群状况: 数量非常丰富且稳定,是分布区内极常见的留鸟。其适应城市环境的能力极强,种群数量仍在增长。
总结
珠颈斑鸠是我们身边最熟悉的鸟类邻居之一。它们那串优雅的“珍珠项链”、不紧不慢的步态以及熟悉的“咕咕”声,为都市生活增添了许多自然野趣。尽管筑巢技术“不堪入目”,但它们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适应性令人印象深刻。下次当您在小区里听到鸽子的叫声但又没看到鸽子时,不妨抬头找找,很可能就是这位“珍珠颈”的朋友正在树枝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