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20 浏览次数:652
【自 述】
我的童年生长在一个人口多、比较富裕的家庭里。父亲弟兄三人在一起生活十多年。我姐妹三个,我是家中的长孙,祖父视我为掌上珠。我跟爷爷、奶奶、大姑四人一起吃饭,虽都是粗粮淡饭,但是咸菜要比其他人吃的好一点。那时吃菜连大白菜都没有,农户只种萝卜,做成咸菜就饭。爷爷每顿饭都要喝二两烧酒。三个父亲和长工、短工一起吃,一块到地里劳动。不过节都是粗粮淡饭,只有过节才能改善改善生活。地里生产的小麦、小米都拿到集市上卖了,卖了钱再买几亩地。不幸的是我的三位父亲都参与赌博,两年时间就输掉好几十亩地,再加上国民党苛捐杂税多也要卖地,这样一来所剩田地寥寥无几。我在这样的封建家长制统治的家庭中生活了十多年。
那时,北城阳和迟家等村已经有了共产党和八路军,我父亲便去了北城阳王敬熙(我们那一带早期党员之一,也是较早参加革命的农民)那里参加共产党。祖父得知后,打发二位伯父前去找回,回来后就分家了。父亲分到的是所破房子,无奈只得在家修建,领着大人孩子过日子,他参加草命的念头就这样破灭了。那一年我正好十岁。
我八岁上学,先在村里上了几年,后又考到它山泊村高小,该校1943年成立,我们是第一批学生。可是只读了一年,这学校就被取消了,从咱村往北的学生都划在了北城阳完小。一年未到头,由于战乱,该学校又被解散,从此学校停办,再没上学。
三年战争过后,要开办学校,因缺教师只得现考。北村同学来约我一块去考,受成份所限,就此搁下。
那时能写会算的人很少,我有个同学在粮食局,办训练班叫我去学习,结束后分给我几个村庄去搞粮食三定工作,完成后留局,但不让转户口,只得回家。不久,供销合作社又来找我定合同去帮忙。这年成立高级社,我在秋林头供销社定的合同。未到期,村干部就把我调回来在大队帮建账目。那时,全村五个生产队,找来五个高小毕业生,我负责教他们珠算,为村里培养了五名会计。我在大队干统计会计,兼第四生产队会计,干到1964年四清工作组来了,分到各生产队,工作组叫我把账交了,从此我到小队干活。后来我还在建设工地当过司务长,管理伙食。
我1952年结婚,婚后生育三男三女。那时候生活很艰难,我的家口又大,我和老伴吃的苦受的罪三天三夜讲不完。后来,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我的儿女也都长大成人成家,他们也都生儿育女,现在我这一大家子二十多口人,和和睦睦的,我和老伴尽享天伦之乐。
这一路走来,已八十年了,正如毛主席他老人家说的,弹指一挥间。
【我的父亲】
我家世代都是读书人家,我的老爷爷于庆云是位教书先生,教了一辈子书。他还去蓬莱参加过科举考试,未考中,回家还是教学。他还是一-位阴阳先生,会给人家看风水、择日子、踩茔地等,他把这项绝活传给我的大爷于洪奎,大爷也去蓬莱参加考试,未成,回家务农,闲暇之时捎带给人家看风水。
我父亲在村里算是文化高的一位,他为咱村出过力,也作出过贡献。1947年国民党进攻海阳城,他们占据了玉皇顶、垛子山等地,咱这边的解放军占领的是嵩山。那时都挖地堡,有一次,咱村拿着东西到地堡去慰问战士,当时我也去了,是代表儿童团的。在打玉皇顶时,解放军用榴弹炮轰打,把敌人打得全都撤退到城里,并围得水泄不通,没过几天,敌人就逃跑了。那次战斗,咱村负责部队的米面油肉供应。敌人进攻时,村里的公粮都得藏起来,战斗结束后还得把公粮收起来,这一切都是父亲协同有关人员办理的;解放后,村里的大小账目以及土地证和房产证他都参与其中;村里有在外工作或当兵的,来信了找他看,要回信找他写。他算得上是村里的秀才。可惜的是, 父亲身体不好,常年生病,特别是在1960年闹灾荒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吃山里的刺槐芽,把摘下来的刺槐芽在清水里浸泡两天,再掺上面糊蒸着吃,吃得好多人得了水肿病。我家倒是没吃刺槐芽,吃的是地瓜叶、地瓜蔓,但因他身体本来就不好,吃了这东西,也得了水胂病,腿肿得连路都不能走。几年苦日子熬过了,刚能吃上顿饱饭,父亲的病却因生活困难给耽搁了,越来越重。后来生活好些了,能凑点钱看医生、吃药了,但都不顶用了,他在63岁时离开了我们,一个人去了天堂。
《上卷:忆古论今》
以前的招虎山是穷山荒岭,附近村民到山上去拾草(生火做饭),都是用锄头刮、镰刀砍。夜里三四点钟就得从家里走,走二十多里路才能到达。赶到爬上山,天刚刚亮,一直拾到下年三四点钟才能拾到百十斤草,然后挑着草往回赶,到家就得五六点钟。赶来拾草的人很多,山上的草根本长不起来,所以就成了草木皆空了。
现在的招虎山,成了国家自然保护区,通往山上都修成了大道,来游览观光的人可开车前往,这是以前连想也不敢想的。山顶修建了庙宇,塑有神像,庙里有僧人,满山松竹长青,有的大树参天而起,蔚为壮观,吸引着海内外的游人。
过去招虎山的水是穷山恶水,由各个山洞淌出来的水汇聚成小河,直向下游而来。那时无人治理和疏通,赶上下大雨,河流容纳不下,溢出河床,流向低洼处,农作物被淹,农民家里进水,锅台、炕、壁子全泡汤,损失可不小,这就叫恶水泛滥。
现在招虎山的水变成宝水,成为农民增产之宝。当地政府在山底下口筑成东西大坝,建成招虎山水库,蓄水不可计量,供下游使用和灌溉庄稼,增加了农民收入。再者又把下游河道疏通,河堤两岸也筑起大坝,从此,下游河水再没泛滥,百姓免受洪涝之苦。
【海及海岸建设】
坐落于老海阳城南门外500米便是东接乳山县的乳山口,以此为界向西延伸,便是海阳县的前山、白石、东小滩、大埠圈、前圈(虾港)、辛家港、寨前、龙头港(鱼港),由龙头港向西伸向万亩渔场、小海口、娘娘庙前,先后有林场、西海口、羊角畔、潮里、潮外、丁字嘴、大山所、鲁岛、海头、何家、邢村,以村西河为界,西连莱阳县羊郡镇,全长100多公里,海阳的渔业、虾业以及其他海产品都分布在这条海线。
大埠圈是海阳最大的渔港,进出鱼类等海产品都能吸引好多省县的客商来这里贸易。前儿年,中央又在这里建核电站,这真是好事啊,对海阳的经济是很大的推动。
从岸上伸向大海十几里路,那里水很深,能停洎几十吨大型货轮,那就是龙头港码头。在老城东西南北四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小海口西面又连南海公园亚沙会地址,请来外国精工巧匠来海阳建设,甚是好看。吸引力大,海内外游客都来观光,来投资的也很多,开工厂,办企业,还有好多外地人在此购房安家。沿海交通十分方便畅通,从县驻地到南海公园就有好几条宽阔大路,这是以前想都想不到的。从南海公园到招虎山森林公园约20 分钟即到,逛完南海公园,乘车可直达招虎山公园半山腰的庙宇,欣赏山上的青竹绿松、怪石峭壁,还有什么养二台、牛心骨、韭菜顶、蛤官顶、百子庵、老虎洞、 西南台等名字奇奇怪怪的地方,再加上山洞小鸟到处啾啾呜叫,像唱歌似的,多么好听!
【公路】
海阳县在 1958 年以前,到处都是羊肠小道,那时东西大道只有一条在咱村中间穿街而过,向东通往威海、石道、烟合等地,西去青岛、济南。自1958 年秋天,上级号召大干快干,炼钢炼铁,开始修公路,才修了宅子头那条公路。现在通向哪里的路都是柏油路,好多还是高速的,去济南4个小时就到了,比以前节省一半的时间。现在的公路四通八达,在海边还修了跨海大桥,通往青道,只需半个小时。
【农民劳动报酬及存贷】
解放前,农民给人家干一天活挣 5 斤粮,按每斤一元计算,每天挣5元钱,扛长工的伙计每年能挣 800斤粮食,折价 800 元人民币。许多人家有时需用钱只得贷款。那时利息很高,农民哪里有存款?农民种地还得缴税和公粮,现在农民种地,不但不用交公粮和提留,国家还给补助,农民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啦!家家有余粮,户户有存款。以前每亩地只能产 200千小麦,现在都过干斤了。原因是以前没有化肥,只用土粪,耕种也不行,靠天吃饭。现在耕种基本上是机械化,天旱地干就用抽水机喷灌。收割时在地头等看就行了,机械化按片收割,农民再不用受手工收割的地头了,产量还比以前多好几倍。每斤按一元钱算,一亩地至少收入1000元,不干别的,光是种地,挣钱就不少。农闲时,农民还可以出去打工,每天也能挣到百儿捌拾元,这样算来,一般家庭每年收入2万元-3万元是很正常的。
【农民劳动时间和工具】
以前一个农民种10亩地,就得把腰累弯,长年累月忙活这10亩地,有牲口的用木犁耕地,没有牲口的用锄头搞头刨地,锄地用的是巴掌大的锄头,摆着往前锄。赶上洗年头,雨水多,庄稼没有野草长得好,白忙活,还打不着粮食,也没有挣钱的活可干,实在不行只有给富人家做短工挣几个钱,地少的农戶则出去扛长工。现在的农民可大不一样了。每人别说种10亩地,就是 50 亩地也不用出大力,以前的肩挑、手提、小车推都不用了,耕种收割全是机械化,自己的拖拉机平时都排不上用场,只是用它往家拉粮食。就拿种花生来说,用机器把地耕好,撒上种子,直接喷上杀虫子的药,再復上地膜纸,就不用管了,中间也不用锄,只是在7月底再喷一次防虫药,就只等秋天往家里收。
以前农民各家各戶用的都是石制品,石磨石碾石兑子,吃的米面是妇女抱推着棍推出来的,推着碾棍压出来的,特别是每年秋未初冬的碾地瓜面,那个时候,以吃地瓜面为主,秋天刨了地瓜,趁好大打成片晒干,然后就等着排队在石碾子上一遍遍地压成面。村里只有一台石碾,轮到谁家,都是大人孩子一起上。我家人口多,要碾的瓜干自然就多,有时都打通宵地干。这些活计,现在的孩子见都没见看。这些工具早破淘汰了。建国后有了面粉机,农民方便多了,200斤小麦大概一个小时就磨出来了,加工费不到20元。这要是以前在石磨上磨,用牲口拉磨也得三四天的功夫。
以前对农民来说,每年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秋后的开山拾草。那时候烧火做饭都是大锅烧柴草,柴火哪里来?全靠每年十天左右的开山拾草。那时候村里平时封山,交排专人看管,谁也不得折一根树枝。只有到了秋后庄稼收拾完了,村里以户为单位,把所管辖的山岭划出若干片,然后以抓阉的方式,确定每户拾草的范围。开山的时间是有限制的,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拾完,拾不完是不等你的,只能不情愿地放弃。所以,开山拾草那几天,家家户户全出动,满山遍野全是人,把平时藏在埠里、树从里的野免、山鸡都惊动得到处乱集,一个小心就撞到拾草人的镰刀上了,也算是对大家伙劳作的犒赏吧。那儿天,村民在各目的范围内拾草,路远的根本来不及回家吃饭,早饭、午饭都是在家里做好了送到山上吃,晚上要摸着黑才收工,为的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拾完。现在哪有开山拾草这一说了,这可真正成了历史。
【家廷妇女与家务活】
旧社会妇女没地位,受压迫,三门不出四户不进,只知道推磨压碾、做针线活,做出来的东西,除去自用,余者到市场上买掉,挣个零花钱,结了婚的还要受丈夫的虐待,挨打挨骂受欺凌,有不少人受不了那个气,寻了短见了!
现在的家庭妇女,再不受那份苦和罪了。先进的生活用品,把家庭妇女从苦累的家务活中解放出米。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以前用的锅碗瓢盆都是泥巴烧制的,现在都换成不锈钢的或者是铝合金的,像电饭堡、高压锅、电磁炉等等,一应俱全,烧的柴火也都换成煤炭,或者干脆用煤气灶做饭,那就更省事了,连我们这对八十岁的老家伙也赶时髦用上了新产品,生活水平真是高啊。不再忙于家务项事的妇女,走出家门,大多到私人开办的羊毛衫厂上班,一年能挣2-3万,有的男同志还挣不过女同志,这世道真是变了,越变越好,越变越先进,越变越文明。
以前的家庭妇女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家务就是纺线织衣、做针线活。农民自己种棚花,秋收后,格出雄籽,妇女们开始弹棉花,她们手拿槌,在马弦上来回弹动,好长时间才能弹好,再把弹好的棉花搂成棉花聚聚,用纺车纺成棉线。纺线的人一手拿棉花聚聚,一手摇动纺车,棉花就纺成棉线了。对纺好的线再进行引株,把线放在织布机上,刷上白面浆糊,线一会儿就干了。再把线缠成穗子放入梭于里,然后用脚踏织布机挡板,梭子在双手间来回传递,随之士布就织成了,农民叫这织布是小机布。妇女再用这种布给全家人做衣裳鞋帽。那时候,农民穿的衣服都是土布土衣。现在的家庭妇女可不用再费用这般功夫来纺线织布做衣了,可能年轻人连见也没见过,这项手工工艺在我们这里消失了。
【文化方面】
以前农民供不起儿女念书,好多孩子只念到三四年级就下学了,回家帮着大人干活,小一点的背着粪篓跟着牛群捡牛粪、拾草,大一点的就当正式劳力使了。我的大儿子、大女儿都是初申没毕业就不上了,回家帮着我挣工分养家粉口。我家里还是好的,还有不少人家的孩子连他们都赶不上。再看看现在,经济条件好了,谁家也不指望孩子早下学帮家里挣钱,只要孩子愿意上学,哪家的父母都是心甘情愿地供孩子上,能上到哪一级就上到哪一级。咱村不算大,这几年每年都有好几个学生考上大学、大专或职专,这都是孩子们的福气啊。有了文化,以后的生活会更好,至于怎么个好法,我们这辈人连想也想不出来了,因为时代变化太快了。
【村容变化】
以前咱村坐落在神山庵西约三里地处的一个小山沟,济南至威海、 青岛至威海的公路穿村而过。村东头大道南边有个鸭子湾,东西长约50米,南北宽约20米,水深2米,再向西20米、大道北边还有一个圆形直径约20米的小鸭子湾,岸西侧有一盘石碾供村民压面、压米。村东南紧靠小山,山沟流下来的水先过大鸭湾再进小鸭湾,然后向下流淌,顺大道边的水沟向西流500多米入大河,流向大海。
小鸭湾向西20米路南台子上有一棵柳树,大约有200年了,树身三米高,树干粗有一米,甚是可观。树身己经枯朽了,中间都枯成一个大洞,小孩子经常在里边玩藏猫、打瞎驴的游戏。但是这树没有死,上面又长出了新枝,也挺粗的,向四周伸出约50米,走路的人都在它下面歇息。这树的南面还有一棵古老的大槐树,大约有四米多粗,高约六米,树冠很大,方园约百米,能罩半亩地,在修徐家店火车道时砍伐,作成铁路方木用了。
那时候村中间的路全是士路,经常雨后被冲,只得重修。自打有这村就是这样的街道。
现在村里大变样了,听电视广播上说,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真是太好了吧。全村的街道都整改了,由泥巴路交成了水泥路,再也不用为下雨泥泞难行而修路了。现在,村里东西大街有三条,南北街也是三条,道边全是用石头水泥修的排水沟。中心大街东头修了娱乐健身广场,安装了各种体育健身设施。广场东北部足村办公室、幼儿园,建的像模像样,路灯也都亮了,街道整洁宽敞,村西头紧邻大路,向南可通往海边亚沙会地址,向北能到达招虎山国家森林公园。看看现在的村庄,真是大变样,要是在外面上班几年没回家的人,再回来一定会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