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08 浏览次数:2056
环岱庵村的传说
(赵良山 撰编 2012年夏)
1.相传曾有一家主仆数人,路径此地被盘踞在横山谷的山贼掠上山去,男主人和随行仆人尽被杀害,只留下女主人和随带的一只小巴狗幸免一死。原来女主人是一正值青春妙龄的少夫人,美貌端庄,已有孕在身,山贼老大心生怜念,欲留作压寨夫人。夫人不惜生死,坚决不从,几寻短见,终未得逞。后经寨中一中年妇人,再三劝导,言以利害,并以保延丈夫根脉为重,劝住夫人,暂放轻生之念,以图后逢良机,再做打算。夫人无奈,只得听劝,整天思念惨死的丈夫,以泪洗面,度日如年。还好有随身的小巴狗日夜陪伴,也算是相依为命,生死共患。另外,还有中年妇人侍候左右,嘘寒问暖,问长问短。那山贼老大也是百般讨好夫人,不仅派了中年妇人照顾日常起居,一日三餐,还派了几个喽啰日夜守护。日子长了,夫人身孕已是数月,将近临盆,行动不便,再加上人地两生,山高路陌,料她难以逃脱,于是贼老大也渐渐放松警惕。岂知那夫人铁心要逃离虎口,只是卧薪尝胆,以待良机。终有一日,贼老大带众喽啰们下山,看安排的行装打点,是要远行。山上只有中年妇人和几个老弱喽啰。夫人见脱身良机,说服了中年妇人,并在其指引下逃出山谷。离开山谷之后,中年妇人告诉夫人,朝东南方杏花开处逃去,有一庵院,或许得救。于是、二人话别。夫人泪流满面,千恩万谢。中年妇人见天色不早,对那夫人道:此时不是感恩致谢之时,快去逃生吧。言毕,撤身回入山中。此刻已是日落西山,夜幕降临,夫人朝前面所指方向,翻山越岭、艰难前行。无巧不成书,正当夫人提心吊胆,前行之时,忽觉腹痛阵阵,阵阵剧烈。经过剧痛之后,产下一男婴。男婴一落草,便眉目清秀,啼声气长,一泣三蹬。夫人曾听家母有言,知道此婴将主大器。本想好好包裹婴儿,稍息片刻、继续前逃。忽听背后山谷传来人喧马踏之声,眼见得灯笼火把,呼啸而来。不好,山贼追来。婴儿啼声不止,带上孩子,必然被捉,重入虎口。惊恐中,顾不得许多,只得把身上的丝缎罗衫脱下,裹住婴儿,放入三岔路口旁的一块平地,暗祈上苍保佑。自己不敢沿路前行,只得躲于离孩子不远的巨石间,灌木丛中,听天由命。山贼追至三岔路口,正疑夫人逃奔方向,忽听婴儿啼声,喽啰们闻声寻去,于草地发现婴儿,抱给老大,老大正怒,接过婴儿,便要举起的瞬间,本来啼声嘶哑的婴儿停止了哭声。老大正疑时,见婴儿生得眉清目秀,十分可爱,两只微睁的小眼睛懂事般的看着他,似有几分笑容。老大不觉心生喜欢,又感得意,又见是一男婴,更加欢喜。此时老大心想:母子连心,孩子在自己手里,不愁其母找不上门来。想到此,虽是搜寻无果,没捉到夫人,也收兵回山去了。夫人躲在石崖间,屏息忍痛,强撑弱体,眼见亲生骨肉落入贼手,只得强安骨肉分离之痛,无可奈何。山贼已远离,夫人继续疲惫地挣扎前行。山野荒郊、夜幕障眼、狼牙石壁,夫人艰难地爬行几步,不慎坠入沟壑。再说,在群山怀抱之中有一尼姑庵,名曰“白衣庵”,距横山谷遥有数里之远。白衣庵师太正与弟子们传经诵道,忽有巡夜弟子来报,说横山歹人掌持灯笼火把下山至三岔口,转旋几许又回山去了。当时西风微微,隐约于纷乱声中,似有婴儿啼声。师太听言,知是山贼又行恶事,便命三名武身弟子前去三岔道口打探一番,以便扶危救难。三名弟子提着灯笼,来到三岔口不远处,便见草丛中似有人经过蹚踏的痕迹,三人顺着痕迹便往前找,找到一沟壑旁,踪迹消失,断测或人或物坠入沟壑。三人绕行进入沟底,发现一年轻夫人躺在沟底,面色凄惨,身带血污,尚有微弱生息。便将其救回庵堂。经庵主师太精心治疗,夫人体伤恢复很快,产后虚弱的身体也得到很好的调养,安然如初。师太了解了夫人的身世之后,大为哀叹,深为同情,将其收容庵中,落发修行。光阴岁月、似箭如梭。一晃二十年的时光已过,山大王抱回的婴儿已是英俊少年。老大待他视如己出,痛爱有加,百般呵护,并请先生教他读书。这孩子资质聪悟,乖巧机灵,学业有成并考取了功名,做了某州知府。由于从小由中年妇人看养到大,情如母子。当年的婴儿变成了公子少爷,当年的中年妇人变成了老妇。就在公子赴任的前一天早上,老妇人趁老大不在山寨,约公子到自己房中,双膝跪地,向公子道说其身世详情,并拿出当年包裹婴儿的罗衫为证以示公子。公子惊异,深感疑惑,便问其母生讯以及现在下落,老妇人告诉他,其母被白衣庵师太搭救,藏留庵中,得以生存。公子认母心切,恨不得立见其母,了解详情。这天上午,公子支开身边左右,由老妇人指引,来到白衣庵,辨认母亲。母子相认,相见如梦,自然是一场痛哭,互诉悲伤。回到山寨,公子心中仇恨满腹,如火中烧。杀父之仇辱母之恨,不共戴天。但受白衣庵师太点化,毕竟山大王对其有养育之恩,再说公子现已成功名,官至知府,正当有为年华,前程似锦。山贼为父声张了有辱声誉,有误前程。故而,不做死罪于山大王,令其改恶从善,广济善德,谢罪于民,以赎前过。从此,四乡安宁,百姓安居。
这个故事是冯梦龙写的《罗衫记》原型。由此,也留下了诸多传说的离奇故事。在阴雾天气的晚间,当行人路过东斗崮峡谷的时候,时常有人听到小巴狗的叫声,或听到悦耳鼓乐声,隐约着青衣的咿呀唱声。人们联想到小巴狗随夫人被掠上山,与之相依相随,夫人逃走,小巴狗不见了夫人、失去了主人,到处寻觅,不肯进食,后来不知去向。从此,山中时有小巴狗的叫声至今。戏曲声和鼓乐声是当年有一伙山贼曾掠过一个戏班。将戏班中男女全部杀害,只留下了年轻的花旦青衣,被山中老大强行霸占,后青衣不堪其辱,跳崖自尽。虽死但阴魂不散,每逢阴雾天气,月黑之夜,鸡叫之前,偶尔会有人听到鼓乐之声和青衣飘渺的咿呀戏曲。
另据传说,早在宋元时期,横山谷(西后旺)就有庙宇,叫“红门寺”,几经轮回兴无,而今一片荒芜。此处寺庙与南棚耩文峰寺年代相近。因此,红门寺和尚与桃花庵尼姑(在桃源村东)交往频繁,引发奸情,故有“桃花庵到横山,千里之奸”一说。此事被文峰寺主持得知,为清理佛门,便率本寺护法将红门寺淫僧捉获,埋入地下,只露头于地上,用牲口拖着犁耙,将几个淫僧活活耙死。从布胎瓦片的发现和金元时期的葬墓发现,证实了这些传说的真实性。
2.李沟的传说:相传唐太宗为了确保李唐江山永固,永享太平。特招袁天罡、李淳凤入朝,纳为智囊。知二人上通天文、下晓地理。断吉测凶,预知未来。约只观手间,唐太宗得一梦,梦山东东夷古国,草龙纷起,其势凌人。于是,让袁李二人卜之。二人掐指,已有定论,禀明太宗:区区草莽,难憾真龙,虽无大碍,也须化解,除去后患。于是,唐太宗便遣二人来山东,夜观天象,日探地脉,一路微服麻衣,施展法术,排凶纳吉,移山改脉。不觉来到一处山峻水秀,山海相依的地方,两人兴叹不已。袁天罡见北面层峦中,有一山脊型如官冕,又似王冠。其前方地形又如龙案,案上巨石,方正站立,恰似玉玺。便对李淳凤言示。李淳凤看了,对袁天罡道:莫非此地将出篡朝之人?天罡点头,此脉不破,不过十载,必出改朝之人。此地前有蔚蓝汪洋,后有岱峰环抱。定是藏龙卧虎,蓄能蕴化之地,又有官冕王冠出峰,龙案印玺征显,大有真龙出玄之兆。风轮流转,必在当朝。二人共识,便以朱砂画符三道,分别封于官冕、龙案、石印之上,镇压破解。第二天,所封符文不翼而飞,一连三日都是如此。而且一连几天,山雾浓起,山风呼啸,飞沙走石。如此诡异,岂能瞒了袁李二人,知是此处的山神土地作祟,便书太上老君斗纲欶令,降住山神土地。李淳凤施法,用掌手五雷,将官冕两边翅炸掉,又将龙案玺印炸飞,出现一道沟壑,通往山底,形成一道溪流。又流符咒于此,莫平。以泄山神土地施阻之愤。现在保留的那顶冠冕,只不过是纱帽翅没了,那就是现在簸箕掌后的相公帽,那炸飞了的龙案变成沟壑,也就是现在的李沟。
3.环岱庵村的历史渊源:早在明朝永乐年间,赵姓世祖赵正二,因军功卓著,调山东都司大嵩卫后所世袭实授百户之职事,夫人荣氏,诰封安人。原籍江南镇江府丹阳县九都人。来大嵩卫,得有封地数百亩,其中一处,风水较好,本欲用以本族将来修宗立祠所用,后被本卫指挥使看好,欲作建府衙所用。便于世祖正二商议,愿以本卫所辖之域,任选百顷,作为交换。世祖一时难定,回家之后,便于安人荣氏提起,安人本是大家闺秀,知书达理又精明聪慧。她觉得此事可行,就决定先选合适的地方,再做决定。于是,世祖夫妻二人,带十几名兵士护卫,人马轿夫,踏遍本卫方圆数百里山川平原,时间已过数月,未得中意之地,便生烦意。这时有一年长士兵告诉世祖,在距卫城五十里许的东面沿海北陆有一环山面海之地、景色怡人、山清水秀、并有庵堂庙宇相临。世祖听了,示意安人。安人本是信佛之人,又听景致不错,便同意前往。经过重重山脉峻岭,溪流河川,来到士兵所言之处。时值春天气象,景色格外怡人,有杏桃花开,美如艳霞,有群山叠翠,绿野葱葱,又有海风微微,海岛隐约。真是一处梦境般的地方。在群山怀抱之中,有向阳坡地,百顷有余,北高南低,乃绝好生息地脉,世祖安人决定暂留此处,仔细探望。安人乃向佛之人,信奉神灵,见庙必拜。安人在兵士的指引下,启轿来到庵院前,见山门匾额书有“白衣庵”三个鎏金大字,便叩开山门,拜见庵主,互致寒暄,说明来意。庵主将安人让入客房,相互交谈。二人交谈,非常投缘,不觉天色将晚,庵主备好斋饭,意欲接待安人,并留宿庵内,安人推辞,但庵主再三挽留,安人不好再辞,好意难却,便打发随从,回禀世祖,自己留住庵内过夜。一夜过去,鸡叫三遍,天色微亮。庵外已有人马在候,原来世祖等一行人马头天晚上留宿在西南方向距此二里多地的文峰寺院,并派四名兵士护卫在庵院四周巡逻守护。天亮,世祖便来到庵院前,准备进庵,答谢庵主。安人梳洗完毕,与庵主见礼,已是曙光普照,霞光满天。小尼打开山门,见有数人,官家装扮,知非等闲香客,禀与庵主,迎入庵内,与安人相会,并与庵主见礼答谢。世祖安人在庵主的陪同下,上香祭拜了各殿神位金身。庵主又领夫妻二人观赏庵院内诸多景物,并讲述每处来由始末。经过一片杏花盛开的园地,来到古松林中的石桌旁,就坐于石凳,继续听庵主讲述当地风物。原来,白衣庵始建于北宋中期,经历了易主改朝,烽烟战乱,兴废无常。到了金人掌国,曾遭血洗屠庵,只因匿藏宋人,八名僧侣惨遭杀戮,并将余者僧众驱逐出庵院。附近的文峰寺也遭洗劫。后来,八名僧人的尸首被僧侣们埋于庵西耩地,后取名八姑耩。直到元初,此庵才重燃佛灯,重启香火,重鸣钟声,断续维持至今。已是大明天下。庵主说,此处风景别致,南有环山临海,北有峻峰屏映,东有壁峰纵垂,西有高丘峻岭,中间腹地有高低两条岭地由北至南蜿蜒形成,且庵南有黄土金岭,东西横卧如案,乃风水宝地,如得此久居,虽无栋梁辈辈出,也出文秀和荣光,富足耀宗。庵主还说,庵西小溪西岸,属绝佳之地,最宜生息旺地,水源充沛,冬暖夏凉,乃是富饶昌盛之处,龙虎发祥之地。虽说唐人袁天罡李淳凤破过一脉,破的只是一处支脉,总局大象未变。依然是一处好景地。世祖安人听了庵主所言,心中欣然,回卫城便与大嵩卫指挥使立好文书,与封奉地做了交换,得了此地。
自此,世祖安人,每逢年节,都会来白衣庵拜祭,与庵主结为至交。在庵主的建议下,在庵西小溪西岸,根据八卦方位,选好一平地,就地移栽山枣树、杏树数颗,并埋了界石,以备日后建房立村标记。后来世祖又在庵西南金岭西头,建了茅屋,差手下返乡老兵驻守数代。
本来应早来安村立户,但从世祖之后,三代单传,到了六世祖后,人丁始旺,因世袭朝中俸禄,仍未分宗别居,到了八世万都世祖之后,明朝已亡,俸禄已绝,此处便分与九世延年祖,延年祖身下十世祖书谟、书范,兄弟二人。由十世祖书范,其子十一世祖赵锐自卫城迁来分宗立村,并根据周围环境,取名环岱庵。已是清朝乾隆三年。
据说方里、桃源立村都早于环岱庵,就多方条件而言,环岱庵优于前两村,为什么不在环岱庵处立村,是因环岱庵村处,早有人居,地有所属。当年世祖移栽的山枣树,历经五六百年,两人合抱有余,在村赵氏家庙东,一九五八年砍伐。解放前村中心曾有古香柏树九颗,均有二人合抱多粗,蔚然凌风,非常壮观,后被砍伐。该村自古杏树较多,几乎每家每户房前屋后都有几颗,每到杏花盛开时,远望山村,隐约在粉色云霞之中,如诗画境界。五十年代,曾议更名为“杏花村”,由于村民反对,恐遗忘历史渊源,故保留原名。
好个古村环岱庵:左停丹崖托日出,右环翠岭披晚霞:背偎岱峰接星斗,面向碧海听涛颂。
以上故事,皆源于当地流传至今的传承说教,谱书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