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埠村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建村。因村处于拖山南形似肋骨的一埠岭旁,故命村名肋埠。一说为清代,张姓来此定居,因龙塘埠村西有一温水池塘,称“塘埠”,而此村在“塘埠”的东侧,故命名肋埠村。后来姜、于、赵姓等先后来此定居。


  肋埠村位于海阳市城区东部,地处东经121°12′,北纬36°46′。东与岱格庄隔河相对,西与龙塘埠村相邻,南与嵩潜村隔青威公路相望,北与杨家泊村相连。隶属碧城工业区。


  全村辖区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5.3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地瓜、花生、蔬菜、苹果、梨、桃、板栗等。
  2002年,全村238户,717人,2022年,全村281户,850人,有姜、于、赵、李、臧、杨、厉、秦、战、程、王等姓,均为汉族。   
大事记
  1942年本村解放。
  1947年11月国民党军第五十四师侵占凤城期间,炸毁本村房子8间,炸伤3人,炸死1人。
  1956年本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
  1974年本村修建新校舍12间。
  1979年修建1座大口井,长100米、宽60米,基本解决了河东粮田的灌溉问题。

  1983年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3年全村安装自来水,改变了自古吃河水的习惯。

  1997年中共海阳市委书记王国群包村扶贫,帮助本村铺设地下管道2000米。

       2005年-2006年期间,海天路贯通村中,交通给村民带来了极大便利。

       2010年-2016年期间,打造美丽乡村、村庄道路全部硬化、绿化、美化、亮化。 

       2019年-2022年期间,村庄加城中村改造项目,打造了肋埠家园,村民居住在多城楼区,人民逐步走进城市化生活。

       2023年起,配合政府建立近90亩的海天壹号生活小区,小区设施齐全,并配备大型购物超市和幼儿园。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51年,成立肋埠小学,教师1人,学生30人,入学率30%。1976年秋,大队修建新校舍15间,教学设施逐步配套,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日日提高。本年,有教师3人,学生70人。自建国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专院校者8人,其中1人获得博士学位。

  人民生活解放前,本村贫困户特别多,有39户讨饭,其余户也多半是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日子。



       建国后,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1300元,有各种运输车辆110辆,摩托车130辆、电话150部、彩电210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街道不整,破烂不堪,房子既破又小。1990年,村统一规划了新房区,统一规划街道。2002年,人均居住面积达25平方米。2020起,居民全部居住在肋埠家园多层楼生活小区。



       2010年起至今,村民人均发放560元生活补贴。

       2022年度,在560元基础上,再人均再发放米、面等生活用品。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2年,李进喜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的第一名党员。1943年成立了党支部。曾任党支部书记的有李进喜、臧俊生、王洪太、赵进喜、姜洪波、赵进起、臧喜龙、赵福祥、于振乐、厉孟贞、赵胜祥、于沛祥、于沛华、姜洪斌、于振建、于文建。2002年,全村有党员23人,2022年,全村有党小组3个,党员30人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成立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6年,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始称村民委员会。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赵进太、李进喜、于振学、姜洪泽、姜洪波、赵进琪、厉孟生、于振乐、姜秀顺、杨庆全、厉孟贞、于沛祥、臧桂生、姜明文、于沛智、于沛国、于沛民、于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