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湾泊村

                                                   

【概况】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建村。据传说:因村北有一大湾,时显长蛇之影,湾西为一片平泊,故命名龙湾泊村。
  本村位于海阳市中部,地处东经121°04′,北纬36°53′。东与朱吴村相邻,西与莱格庄接壤,南与杨格庄相连,北隔看牛山与蜜蜂涧村相望。朱泉公路在村后通过。隶属朱吴镇,距镇政府驻地1.5公里,距市政府驻地30公里。
  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7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花生、苹果、蔬菜等。
  2018年,全村有260户,730人。有张、任、于、姜、刘等姓,均为汉族,其中张姓人口最多,占95%。

【大事记】

       1941年本村解放。

    1946年成立合作社(村社)。

       1981年春用上电网供电。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6年冬全村安装上自来水。

       1997年修建村东大口井一座。

       1998年村西建设大棚25个,承包给个人。

       1999—2009年陆续修缮村内道路。

       2010年硬化村中主干道,将原有的土路硬化为水泥路。

       2012年维修村庄通往朱泉公路桥铁质护栏,保障村民出行安全。

       2014—2015年维修大口井,加固拦河坝。

       2016年打造“海阳市美丽乡村”,全村道路进行绿化、硬化、亮化、美化。

       2017年将水库四周用石头砌筑,修建水库、漫水桥、拦河坝各一座,修建上山道路1000余米,方便村民生产生活。

       2018年修建本村至瓮窑头水泥主干路2000余米,清理河道,将村内所有山路全部维修夯实,极大的改善了村内的交通运输条件。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50年,本村成立小学。1993年,村小学与朱吴小学合并。1978年,村成立幼儿园。自建国至2002年,全村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26人。至2018年全村共培养研究生4人、博士1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不足100公斤。1957年,全村人均粮食360公斤。1975年,人均粮食480公斤,温饱问题基本解决。2002年,人均粮食800公斤,人均纯收入3115元,人均存款余额2000元,全村有各种运输车126辆,摩托车42辆,电话132部,彩电119台,电冰箱58台,洗衣机5台。水是生命源泉,2018村两委招商引资,为村中上十余万元净化设备一套,改善了村民饮用水质量。


榜一:本村村民张寿道之子张志强于2018年3月投资十余万元建设惠民水站一座,解决村民饮用水安全问题。

榜二:

榜三: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1年,张元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第一名党员。1943年1月,成立村党支部,张寿峰任党支部书记。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村里成立互助组,并先后组织支前队,随军参加榆山战斗、万第战斗及淮海战役。2018年,全村有党员44名。曾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有张寿峰、张元奎、张寿录、张寿波、张元思、张寿科、张寿恩、张作勇,2018年起,张海军任党支部书记至今。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3年1月,建立村政府,张作朋任村长。1958年9月,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文革”中,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5月,始设村民委员会。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张作朋、张元奎、张元登、张寿忠、张寿春、张元常、张元德、张寿波、于全国、张寿科、张作爽、张青、张作勇、张寿敬、张作勇,2018年起,张艺胧当选为新一届村委会主任。
【人物】
       张寿宝1933年10月生,高级工程师。196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从事地矿勘探与理论研究工作。编写大型地质报告3份,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多篇,其中撰写的陕西铀铌铅矿床勘探报告,获全国科技大会奖。
  

烈士名录 张寿吉 张作忠 张作舟 张作仁 张作林 张寿国 张永臻 张寿胜 张寿东  张寿孟

友情推荐

  • 朱吴镇海尔专卖店
  • 海阳市沁园净水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