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甲村
概况
明永乐二年(1404年),李姓先祖从江苏常州府无锡县迁来此定居,因建村处有天自冢,遂命村名天自冢。清朝末年,官府为了便于管理,将周围村庄划为十个甲,本村按顺序排列为八甲,故改名为八甲村。后有薛姓迁来定居。
八甲村位于海阳市东南部,地处东经121°19′,北纬36°45′。东与霞河头村相连,西与三甲村为邻,北与郭格庄相接,南与东远牛庄隔河相望,北距镇政府驻地4公里,西距市政府驻地18公里。隶属留格庄镇。
全村辖区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0.7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其它杂粮及花生、蔬菜、苹果等。
2002年,全村有147户,385人。有李、薛2姓,均为汉族,其中李姓人口较多
大事记
1942年本村解放。
1956年与三甲村合并,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61年2月与三甲村分设,自成行政村。
1984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42年,成立八甲小学。1978年,村集体出资3万元,修建新校舍,有教职工4人,学生30多人。之后,学校教学设施逐步配套,教育质量稳步提高。2000年,八甲小学合并到六甲联中。自建国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专院校者30人。
村重视科技教育,多次聘请专家讲课或派人外出学习。到2000年,村民有1人获高级农艺师职称,1人获会计师职称,4人获技术员职称。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100公斤左右,生活只能半年糠菜半年粮。建国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80年,全村总收入20万元。2000年,全村总收入150万元,人均存款2000元。2002年,全村有各种运输车辆33辆、摩托车20辆、电话66部、彩电106台、电冰箱35台、洗衣机5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不整,村民住房以草房为主,人均居住面积不足6平方米。建国以后,特别是1978以来,村统一规划街道、房屋建设。2002年,人均居住面积22平方米。
集体福利1971年,村合作医疗站建立,村民平常用药报销50%,病重住院药费报销70%。1978年以来,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村民的福利逐步提高。1981年,村投资5万元,全村用上了电网供电。1987年,全村投资6万元,建起自来水塔,铺设了自来水管道,村民用上了自来水。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3年,李可选、李志祯、李玲珍、李淑敏等4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第一批党员。同年,成立党支部,李可选任党支部书记。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村里成立了互助组,并先后开展反奸、反特、反恶霸斗争,组织支前队12人随军参战。1949年10月,党员身份公开,全村有党员11人。2002年,全村有党小组4个,党员33人。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有李可选、李孔熙、李可选、李世杰、李可选、李恩肖、李云洪、李执中、李恩肖、李述景、李世贵、李述艾。1993年起,李述艾任党支部书记。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村设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始称村民委员会,下设民政、调解、民兵、治安、妇女等组织。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李可选、李志祯、李淑敏、李孔熙、李恩肖、李执忠、李恩波、李明、李建德、李世谦。1999年5月,党支部书记李述艾当选为首任直选村委员会主任。
人物
简介李吉曦1937年生。1957年参加人民解放军,曾任排长、指导员、宣传股长。后调入西安解放军政治学院任教官,正师职教授。
李世经1942年11月生,大学毕业,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曾任县人民银行信贷股股长、支行副行长,分行副行长、行长,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信贷处处长、副行长,陕西省分行行长,中国农业银行总行稽查专员(正厅级)等职。在山东分行工作期间,所主管的金穗信用卡、资金组织均居全国第一,受到总行的表彰和奖励。在陕西省分行工作期间,带领职工开拓创新,多次受到总行表扬,人事、金穗信用卡等专业,曾在全国农行专业会上多次交流经验,一些做法在全国推广。工作之余,积极从事理论研究。先后在《经济管理》、《财政问题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了《工商信贷管理实务》等8部专著,出版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20世纪90年代中期改革转型的第一部长篇力作--《金融巨子》。
薛立德1947年出生。1978年毕业于昌潍师范学院,在海阳第一中学任教,曾任海阳第一中学校长。1985年9月,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199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7年9月,被评为烟台市十大杰出校长。2002年,被评为省特级教师。
李恩浩1958年生,复旦大学毕业。曾任广东电视台新闻记者、太平洋影音公司副总经理。
烈士名录 李良柯 李本谦 李志寿 李友镇 李吉禄 李承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