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沿革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撤卫设县后,时属嵩山乡。1928年,裁乡设区,时属一区。1942年,本镇全境解放,时为县直辖镇。1944年改镇为区(十三区)。1958年9月,建东村人民公社。1981年12月,改称东村镇。1984年5月,裁公社设乡镇,将东村镇分为东村、南城阳两个乡镇。1995年,两乡镇又合并为东村镇。2000年12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将东村镇分为方圆街道办事处和东村街道办事处。
  地理位置东村街道办事处地处海阳城区,是中共海阳市委、市政府驻地,位于海阳中部,地处东经121°04′,北纬36°43′。东邻方圆街道办事处,西与二十里店镇接壤,南与大阎家镇相连,北与朱吴镇毗邻。交通十分便利,乳即一级公路横穿东西,烟凤一级公路纵贯南北,南距凤城港10公里,北距兰烟铁路海阳站40公里,距青岛、烟台、威海均为1小时车程。辖区内水、电、通讯、医疗保健、休闲娱乐等社会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东村工业园(后改称工业组团,下同)位于市区西南角,在乳即一级公路和育行公路的交叉地带,面积3平方公里,与市区紧密相连,区位条件十分优越。园区内给水、排水、电力、通讯、道路等基础设施实现了“五通一平”。2002年,园区内已有企业65个,总投资1.8亿元。
  自然状况境内属暖温带东亚季风气候区,地形为北高南低的丘陵。海拔300米以上的山脉有招虎山、围子山、黄瓜顶、寨山;海拔200米左右的有龙王山、凤凰山和五头山等。主要河流有东村河、唐家河和大丛家河等,总流域面积466平方公里。另有才苑水库,库容747万立方米,灌溉面积533公顷。
    2002年,全街道辖区面积75平方公里,辖35个行政村,11728户,3171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1‰。居民主要为汉族。全街道有姓氏87个,以李、修、王、高、于、赵、姜、孙、张等姓人口居多。植被30%。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花生、地瓜为主。
  经济状况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31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936万元,年末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9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8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3.56%、45.30%、41.14%。

大事记

  1942年9月本镇全境解放,建立了人民政权。
  同年11月日伪军对境内进行拉网大扫荡,掳去东村中心小学教师13名。
  1945年8月中共海阳县委、县政府机关迁入东村。
  1947年镇地方武装协助野战军十三纵队,在柳树庄痛击国民党五十四师,毙、伤敌人200余名。
  1952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山东省海阳中学在东村育才小学故址建立。1956年8月,改称海阳第一中学,始设高中部。
  1955年7月1日龙卷风袭击本镇,毁房1146间。东村集十字街头大照壁被刮倒,砸死16人,重伤5人。
  1956年各村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海阳师范(中师)成立。1981年7月,改为海阳教师进修学校。
  1977年11月10日中共海阳县委做出《向人民公社的好车把式于国香同志学习》的决定,追认人民公社的好驭手、舍己为公的于国香为中共正式党员,并在全县开展向于国香学习的活动。
  1978年8月海阳县第十八中学在东村镇建立。
  1983年春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年本镇分为南城阳乡、东村镇。
  同年12月本镇被烟台市政府评为科技先进单位。
  1985年7月省水土保持委员会奖给本镇“水土保持先进单位”锦旗一面。
  1986年3月镇交管所获得省交通厅颁发的“山东省交通先进单位”锦旗一面。
  1988年5月东村镇老干协会被省政府评为先进单位。
  同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海阳十八中改为海阳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同年9月30日应烟台市国外智力引进办公室的邀请,加拿大饲料专家杰克逊夫妇一行三人,来海阳进行饲料生产技术指导。专家视察了县饲料公司、和平村养猪场,并召开了有关部门参加的座谈会;结合本县实际情况,举办了为时三天的饲料生产学习班。
  同年11月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召开计划生育“双先”(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会议,授予东村镇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称号。
  1990年4月东村镇被省民政厅评为民政工作先进单位。
  同年5月28日中共海阳县委、县人民政府举办海阳县首届樱桃节,在石剑村河东竖起“海阳县首届樱桃节”纪念碑。
  1991年7月15日和平村向国务院救灾办公室寄去1.03万元,支援南方洪水灾区。
  同年5月东村镇被烟台市政府评为社会文化先进乡镇。
  同年凉山后村在36.7公顷土地上建起1515个蔬菜大棚,亩产均在1万公斤以上。仅蔬菜一项,全村收入即达150万元,蔬菜种植者户均1万元。
  1992年夏和平村投资430万元,在海南省建立电子仪器设备厂、针织厂和房地产开发公司。
  1995年南城阳乡并入东村镇。
  1999年2月东村镇被烟台市政府评为全市纳税标兵。
  2000年9月东村镇被中共海阳市委、市政府评为尊师重教先进单位。
  同年12月撤东村镇,设东村街道办事处。
  2001年东村街道被评为海阳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两个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党风建设先进单位、“六好”乡镇党委、尊师重教先进单位。
  同年东村街道办事处在邢家村征地13.3公顷,设立工业园区(后改称工业组团,下同)。
  2002年东村街道被评为烟台市基层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再造海阳”红旗集体,海阳市“六好”乡镇党委。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43年,全镇粮食平均亩产59公斤。1946年,实行土地改革,粮食亩产62公斤。1979年,全镇平均亩产383公斤。1983年平均亩产566公斤。20世纪80年代,部分大队引进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作物产量。邵家大队用地膜覆盖的“海花1号”花生,亩产512.5公斤,覆盖后平均增产20%。1983年以后,境内开始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凉山后、前辛治、镐地等村建起第一批蔬菜大棚。一个标准大棚(面积1亩)年创纯利5000-6000元。2000年,境内有蔬菜大棚2512个,中小拱棚面积185.3公顷,收入5292万元。2001年,耕地面积2170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1060公顷,粮食经济作物产值比1:1.08。粮食平均亩产294公斤,总产10725万公斤,农业总产值3306万元。2002年,粮食亩产268公斤,总产777.2万公斤。第一产业总收入9915万元,其中农业收入6139.2万元,畜牧业收入3195万元,林业收入113.4万元,渔业收入192.3万元,其它收入275.1万元。
  第二产业清光绪元年(1875年),李敬思设义太居烧锅酒馆,资本600银元,从业人员6人。1947年停业。1908年后,修永泰经营的永祥号、柳福江经营的东兴太号、马观兰经营的义聚号、修晋贤经营的德和号、丁氏经营的义祥居号、李作哲经营的义太栈号和一品香号烧锅、酒馆,在东村街上相继开业,从业人员30多人,生意兴隆。1910年,李升设恭鑫酱园,从业人员4人。1916年,设振兴花边庄,资本2000元,从业人员6人;倪忠馥成立华昌花边庄,资本3450吊,从业人员6人。均于1936年停业。1935年后,李波经营的李记鞋铺、修学增经营的学增鞋铺、李世臻经营的李记鞋铺、薛竹三经营的竹三鞋铺、修宝林经营的宝林鞋铺相继开业,资本2900元,从业人员7人,均于20世纪50年代停业。
    1958年后,开始发展社队企业。先后创办了草制厂、机械厂、建筑队、木材加工厂等。20世纪80年代初,又兴办起汽修厂、缸套厂、铸钢厂等。其中帝阁集团已发展成为全市的龙头企业。2001年,全街道第二产业从业人员3.5万人,产值5.4亿元,利税1.9亿元,利润0.98亿元。2002年,全街道农村第二产业从业人员4233人,收入33122万元,其中工业收入13060万元,建筑业收入20062万元。
  第三产业2001年,全街道有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各类服务网点1569户,从业人员3200人,产值1600万元,税金900万元,利润500万元。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4233人,收入30084万元,其中运输业收入5982万元,服务业收入7541万元,商饮业收入16561万元。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东村即为海阳主要集市之一。20世纪90年代,集贸市场发展较快。2002年,东村街道有集市和市场4个,上市人数1.4万人,年成交额12690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清末、民初时,东村有刘勃执教的仁恕私塾。1928年,东村设区立高级小学。1932年,东村人修日三倡导部分绅士商贾投资兴办东村完全小学,首任校长为东村(今民主村)李敬上,校名育才小学;设高级班1个、初级班3个,学生85人,始行男女同堂授课。1940年,各村私塾改为学堂。1942年9月解放后,公办东村完小兼中心小学。1943年,全镇有学校43处,56个班,教师73人,学生2338人。建国后,教育事业空前发展。1950年,全区有初小50处,教师98人,学生3002人;完全小学6处,教师166人,学生1380人。1958年,实行公助民办“两条腿走路”方针,学校设民办班。全公社有初级小学(村小)56处,完全小学6处,公办教师215人,民办教师70人,学生总数3220人。1970年,境内兴办了9处“联中”。至1983年,全镇有初小及联中74处,300个班,学生8670人。1986年成立了成人教育学校,至2002年,为本镇培育农村各类技术人才5000多人。1986-2000年,村镇两次投资1500万元,筹建了2处初级中学,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可容纳学生及教职员工3500人。1998年,村镇再次投资60万元,新建了东村第二中心小学。2002年,全办事处有教职员工605人,学生6500名。自建国至2002年,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1071人。
  建国后,群众文化逐步活跃繁荣。1960年,公社建广播站,1970年建文化站。1976年,东村电影队成立。至1983年,队办放映组发展到13个。1976年,北城阳村首次购进20英寸彩电1台。20世纪80年代,强村和机关、学校建起了图书阅览室,镇建起档案室。90年代,微机、电脑进入学校、机关。
  医疗卫生清末民初时,境内有中药房7处,西药房2处,坐堂医生10余人。1943年,在秋林头村始建东村卫生院。1947年,卫生院迁至东村。1955年公私合营,改称东村供销社医药部。1958年租房12间,分科室办公。1960年始建公房。卫生院几经扩建更新,1998年已发展成海阳第三医院和海阳中医院。两院皆由平房扩建为楼房,医疗设施先进。第三医院以牙科和肛肠科著名,中医院以诊治血栓著称。
  人民生活1936年,人均粮食92公斤,人均收入22元。建国后至1979年,常年人均粮食200公斤。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经济收入成倍提高,居民生活丰衣足食。1998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6亿元,为1958年的71倍;农民人均收入2605元,为1958年的63倍。
  村镇建设20世纪90年代后,按照美化、绿化、净化、亮化、硬化的要求,对东村的市容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至2000年,先后投资2亿多元,硬化了市里所有路面;路边及公园绿地栽各种树木5万余株,公共绿化2.5万平方米;新建商业网点16个,商业住宅楼500余栋,东村镇被省政府命名为村镇建设明星乡镇。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21平方米。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32年10月,李家村李雅亭在香山小学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境内第一名党员。同年,李雅亭发展本村村民李成凯入党。1938年12月,北城阳村王鉴溪在乳山徐中夫家中入党。1939年5月,王鉴溪在北城阳村建立三人党小组。1939年秋,王鉴溪在北城阳村建立5人党支部,王鉴溪为书记。南北城阳为当时镇内党的最早活动中心。1941年4月,成立中共海阳县一区委员会,先后任党委书记的有王明、张崇基、王鉴溪、王镜溪、刘铭三、牟吉隆。1942年9月,成立中共海阳县东村镇委员会,书记徐德义,辖4个党支部。1943年春撤销。1943年春,成立中共海阳县十三区委员会,书记王镜溪。驻地东村,辖60个党支部。1945年1月,设立中共东村区委员会,先后任党委书记的有王镜溪、高智先、孙喜乐、孙同温(兼)、王洪财。1950年2月,东村区委改为中共海阳县十一区委员会,辖56个党支部,驻地石人泊村,后迁至中村。先后任党委书记的有王洪财、孙纯忠。1955年5月,改为中共东村镇委员会,驻地东村,书记吕仁晋,1956年10月撤销。1955年9月,中共海阳县十一区委员会改为中共东村区委员会,辖52个党支部,书记孙纯忠。1956年10月撤销,分设中共中村乡委员会和城阳乡委员会。中村乡委辖17个党支部,驻地中村,书记纪成业;城阳乡委驻地北城阳,先后任党委书记的有于永刚、黄芝秀。1956年10月,建立中共东村镇委员会,辖22个党支部,先后任党委书记的有薛东亭、赵坤、孙臣芝。
  1942年2月,中共海阳县九区(磊石)委员会成立,区委驻地大磊石,先后任党委书记的有鲁野、孙明斋。1945年1月,中共磊石区委员会建立,驻地大丛家村,先后任党委书记的有邹德勋、孙洪玉。1950年2月,磊石区委改为中共海阳县十二区委,驻地大丛家,先后任书记的有孙洪玉、于兆良、杨芳太。1955年9月,十二区委改称中共磊石区委,驻地大丛家,书记杨芳太。1956年10月撤销,分设中共石剑乡委和中共丛家乡委。先后任石剑乡委书记的有孙衍进、李心悦、纪兆德;先后任丛家乡委书记的有薛峰河、刘春泉。1958年撤销。
  1958年9月,建立中共东村人民公社委员会,同年11月底,改为东村镇党委。1959年4月,复称东村公社党委,辖71个党支部,先后任党委书记的有孙臣芝、王超、孙香圃。1965年8月,中共东村人民公社委员会改为中共东村区委员会,孙香圃继任党委书记,辖76个党支部。1969年10月,建立东村公社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高镇铎。1971年3月,撤销东村公社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建立中共东村公社委员会,驻地东村,辖72个党支部,先后任党委书记的有高镇铎、姜成芝。1976年10月,辖74个党支部。1981年12月,中共东村公社委员会改为中共东村镇委员会,驻地东村,辖74个党支部。先后任党委书记的有姜成芝、纪连功。1984年4月,撤销原中共东村镇党委,分设新的东村镇党委和南城阳乡党委。中共东村镇委辖49个党支部,先后任党委书记的有邵明凯、纪悦毅、孙维光、王希桂、于浩亭、辛纯列、孙永良;中共南城阳乡委员会,驻地南城阳村,辖25个党支部。1995年10月,南城阳乡委并入东村镇委。先后任党委书记的有邓观良、夏红旗、于浩亭。2000年12月,撤中共东村镇委员会,分设为中共方圆街道办事处工委和中共东村街道办事处工委,东村街道工委书记先后为孙成国、于军。
    1949年,原东村区有基层党支部47个,党员103人。1983年第六次党代会时,有基层党支部93个,党员2813人。2000年,有基层党支部108个,党员3700人。2002年,全街道有党总支3个、党支部44个、党小组130个,党员1688名。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1年4月,海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时,全县设7处区公所。本地属海阳县第一区(东村)区公所,驻地不定,辖37个行政村,区长先后为王鉴溪、刁介武。1942年9月,建立了东村镇镇公所,驻地东村,镇长纪上林,辖9个行政村。1943年3月,设海阳县十三区(东村)区公所,驻地中村,区长周云峰。1945年1月,设立东村区公所和磊石区公所,东村区公所驻地东村、中村,区长先后为张俊兴、赵汝器、徐希明、薛洪祥、梁翠英;磊石区公所驻地大丛家、大磊石一带,区长先后为言化午、孙冠三、孙渚、纪德文。1949年10月,东村区公所辖56个行政村,驻地中村,区长先后为徐希明、李文祥、梁翠英、纪翠云、由兆欣;磊石区公所驻地大磊石村,区长石增财。1950年2月,东村区区公所改为海阳县十一区公所,驻地中村,辖56个行政村,区长先后为李文祥、由兆欣、高成伦、梁翠英、纪翠云、李明勋、修崇生、李克昌、李丛先、王富;磊石区公所改为海阳县十二区区公所,辖45个行政村,驻地大磊石,区长先后为石增财、高成伦、黄芝秀、薛峰河、李丛先。1955年5月,设东村镇公所。1956年2月,改为东村镇人民委员会,驻地东村。1956年10月撤销,镇长先后为孙乐平(兼)、李克昌、吕仁晋(兼)。1955年9月,海阳县十一区区公所复称海阳县东村区区公所,辖52个行政村,驻地中村。1956年2月,改为东村镇人民委员会。区长先后为修崇生、李明勋、邵长修。1956年10月撤区,分设东村镇、中村乡和城阳乡,东村镇人委辖22个行政村,1958年9月撤销,镇长邵长修;中村乡人委驻地中村,乡长先后为李凌国、李明勋;城阳乡人委驻地城阳村,1958年9月撤销,乡长先后为高国先、王瑞熙。1955年9月,十二区公所复称磊石区区公所,驻地大磊石村。1956年2月,磊石区区公所改为磊石区人民委员会,区长李丛先。1956年10月撤区,分设大丛家乡和石剑乡。大丛家乡人委辖10个行政村。1958年9月撤销,乡长李丛先;石剑乡人委,辖10个行政村,1958年9月撤销,乡长先后为王春、冷北海。1958年9月,成立东村人民公社管委。同年11月改为东村镇人委。1959年4月复称东村公社管委,驻地东村,辖72个生产大队,社(镇)长先后为邵长修、荣树梅、修仁志、薛东亭、高镇铎。1965年8月撤东村公社管委,设东村区区公所,辖73个行政村,区长高镇铎。1968年3月撤东村区公所,建立东村公社革命委员会,主任先后为贾文亭、高镇铎、姜成芝、姜瑞义。1980年12月,东村公社革命委员会改为东村公社管理委员会,辖74个生产大队,主任先后为姜瑞义、吕立洲。1981年12月,东村公社管理委员会改为东村镇人民政府,辖74个行政村,镇长吕立洲。1984年4月撤公社、设乡镇,原东村镇东部的23个村庄设南城阳乡,乡长先后为修明诗、夏红旗、臧奎欣、于浩亭、阎同民、薛伟;东村镇辖49个行政村,镇长先后为徐志强、孙维光、王希桂、刘忠尧、孙守利、辛纯列、孙永良、孙兆玉、辛宗明。1995年10月,南城阳乡撤销,并入东村镇。2000年12月,东村镇撤销,分设方圆街道办事处和东村街道办事处,东村街道办事处主任先后为孙兆玉、辛宗明。